大國工匠談談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張英 9月2日,首屆大國工匠論壇在長沙舉行,天南地北的各路大國工匠齊聚星城,他們當中有焊工、鑄造工,有文物修複師……在論壇上,他們以自己成長、成才、為國争光的故事,赢得了各方發自内心的敬意與推崇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國工匠談談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張英
9月2日,首屆大國工匠論壇在長沙舉行,天南地北的各路大國工匠齊聚星城,他們當中有焊工、鑄造工,有文物修複師……在論壇上,他們以自己成長、成才、為國争光的故事,赢得了各方發自内心的敬意與推崇。
人們仰望這些熠熠生輝的“大國工匠”,同時也在思考“工匠”之新意涵。何謂“工匠”?一般理解為傳統手工藝人。但實際上從農耕文明向工業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工匠”定義早已泛化為“各行各業的優秀技能人才”。
“工匠”的定義邊界在不斷拓寬,意味着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實現“工匠”夢想,完成“蝶變”。憑出色技能馳騁于制造業的人是“工匠”,因精湛技藝在非物質文化領域“修舊如舊”的人是“工匠”,做得一手好菜,将“舌尖上”的美食文化聲名遠播的一樣是“工匠”。
這些聚光燈下的大國工匠,其實都是由普通人起步,一步步行至人生高處。王夫之有曰,“名非天造,必從其實”。确實,一個人的名聲不是從娘肚子裡帶來的,需要腳踏實地、苦幹巧幹成就。“焊花”閃爍下的汗流浃背、技能鑽研中的日以繼夜、精雕細琢裡的一絲不苟……光環環繞下的“大國工匠”以行動告訴世人,不論行業、不論身份,唯有“窮其一生,專注一事”方能成為“工匠”。
時代叠變,大浪淘沙。從“傳統匠人”到“大國工匠”,定義在變,“敬業、專注、創新”的精神永遠不會變。事思敬、執事敬,“敬業”“專注”是基石。正所謂“藝癡者技必良”,如同《莊子》中“疱丁解牛”之遊刃有餘;《核舟記》中奇巧人王叔遠雕刻作品之纖毫畢現;歐陽修筆下賣油翁“油至錢孔入,而錢不濕”的熟能生巧;也如同砌牆“工匠”鄒彬“橫縱兩向的灰縫都能控制在1厘米的标準以内”的奇技;易冉的“小擺快頻仰角焊法”絕招……都是敬業、專注的注腳。
“創新”,是核心競争力,新時代的“工匠”更應有匠心而無匠氣,求突破而不守舊。“切磋琢磨”中讓古文物重現光彩的文物工作者;五尺鉗台上打磨出精密模具的高級技師;“聽診”大地、彈指可定的石油鑽探工人……“工匠”們不僅精益求精,也在揚棄中繼承、在轉化中創新。
萬變不離其宗,精神乃其根本。以“工匠”精神校準行為,樹立目标,必将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成為新時代的“工匠”,為民族複興貢獻力量。
[責編:陳麗丹]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