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構成通常包括核電、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等。風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風力發電機就是把風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設備,隻要是達到微風級别3m/s的風速,便可具備發電條件。從外觀看,風力發電機好像是“大風車”,因此風力發電機常常被人稱為“大風車”。
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電力需求越發旺盛,電力需求不斷增長。2019年,我國發電總量為7.14萬億千瓦時,2020年發電總量達到7.4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加2.7%。雖然發電量年年增長,但火力發電仍然是目前我國最為主要的發電類型,占據着電力市場70%左右的份額。風電作為一種新型能源類型,清潔環保,被國家大力發展和扶持,近年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風力發電機投入使用。2020年新增裝機容量7167萬千瓦,風電發電4146億千瓦時,占據全國發電總量的5.6%,相當于4個三峽電站2020年的發電量,超過核能發電。2020年末,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2.81億千瓦時,占全國裝機容量的12.8%,居世界首位。
2021年,随着煤炭價格的持續攀升,火力發電廠的電力燃煤采購成本增加了2倍,導緻煤電企業出現了大面積虧損,不少火電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随着天氣轉冷,加大煤場儲存量也勢在必行,對于有供熱任務的發電廠,更是感受到了經營壓力。與此相反的是,風力發電雖然總量不大,但仍然繼續着賺錢模式。風電賺錢,大家或許都知道,但是具體靠什麼賺錢,也許不少人都有誤解,甚至是錯誤的認識,那麼風力發電賺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風車”轉一圈發幾度電,能賺多少錢?今天總算弄明白了。
任何企業利潤都是收入減去成本,企業是否賺錢,從大的方面來說,影響因素就是兩個,一個是收入,一個是成本。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也是風電面臨的問題。
火電與風電,對于用戶來說,雖然用起來沒有什麼差别,但是其“市場價值”卻有着很大不同。
目前火力發電虧損,除煤價上漲因素外,與火電上網電價偏低也有很大關系。根據小編掌握的信息,目前火電上網電價是每度電0.35元左右,風電上網電價在0.6元左右,風電比火電的上網電價多了0.25元。風電的邊際利潤,普遍在每度電0.5元,而目前的火力發電邊際利潤都在零米以下,處于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尴尬境地。
從理論上來說, 隻要邊際利潤大于零,發電就不會吃虧,虧損企業會減少虧損,盈利企業就會增加盈利。火電企業沒有邊際利潤,意味着發電收入還不夠固定成本的支出,比如工人的工資,折舊,修理費等。
總體來說,目前風力發電,每發一度電,大約可以賺0.3元左右,反觀火力發電,許多火力發電廠的虧損都超過了每度電0.1元。
假如把風力發電的價格也降低到火力發電的上網價格,風力發電基本上處于不賺錢或者微赢微虧的狀态,從這個方面來看,風力發電賺錢,并不是風電企業的管理能力有多麼強,而是因為政策造成的,歸根結底,風力發電的盈利和火電企業的虧損,都屬于政策性虧損或盈利,風力發電上網電價高,火力發電上網電價低,這也許和不少人的認知有很大的偏差。
目前,我國的風力發電主力機型大多在2000KW,當然也有功率更大的發電機,大功率發電機,一般都是裝在海上或者海邊的,對于風力要求比較高。我們平時陸地上所見到的風力發電機,容量很多都是2000KW的,在滿發狀态下,每小時發電2000度,每分鐘轉17圈,每小時轉1020圈,每轉一圈發電接近2度,按照每度電0.6元估算,風機每轉一圈,收入是1.2元,考慮到風電成本大概是收入的一半,1.2元的收入,有0.6元錢是利潤。考慮到風電利潤小時,一台2000KW的風力發電機,每年的利潤在100萬左右。由于風力發電機“量大”,一個風力發電公司每年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據估算,按照目前的收入和成本,一個風力發電公司,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收回投資成本。
風力發電機雖然轉得很慢,但卻非常的賺錢,這是不争的事實。随着風力發電裝機容量規模的擴大,未來風力發電的上網價格很難一直維持在高水平,政策紅利消失後,風力發電是否還能像今天這麼賺錢,是需要打一個問号的。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你認為風電的政策性盈利,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