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甯田甜
3月4日,也就是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這個日子,很多大人尤其是孩子們會去理發。
這個日子的由來是啥?在中原大地的河南,這個日子的背後,有何民間故事以及和中原文化契合的特色的傳統民俗?
3月3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采訪了河南文學院一級作家、民俗學家孟憲明。
一起來聽聽來自河南和中原特色的“二月二”的相關故事。
○民俗1:炒豆,做爆米花,寓意“金豆開花”
孟憲明說,農曆“二月初二”其實是一個祭祀龍的節日。它和國人的信仰有關,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正月過完到了二月初,開始打雷,這意味着龍開始擡頭。對于二月二龍擡頭,有很多豐富各異的民間故事和民俗。
這些民俗,孟憲明說,山區和平原還不一樣。因為民俗的特點就是,人們會根據其生存的環境創造故事。如今,在豫西山區流傳的故事是,人得罪了老天,老天不讓下雨,山裡的龍就偷着給人們下雨。于是,老天就懲罰它,讓它隻有在金豆開花的時候才能出來。金子肯定不會開花,因此,一到這個二月二,人們都會炒豆,吃炒豆和吃爆米花一個意思,寓意金豆開花。
“老天老眼昏花,一看金豆開花了,就會放龍出來,減它的刑。”孟憲明說,這個就是寓意人們同情那些為人民做了好事受了委屈的人和神,“這是人們的一個美好的願望。”
○民俗2:龍擡頭去剃頭,寓意有好運
孟憲明說,二月二這天,大家都會去剃頭。因為春節前的臘月二十七,大家都會剃頭。正月一個月,大家為了歡度節日,都不會剃頭。二月二頭發長了,需要理發。而且二月二是龍擡頭的日子,這天理發,寓意會有好運。
○民俗3:男人打糧食囤,祈禱農作物豐收
孟憲明說,在平原地帶,還有一個很重大的民俗事項——打糧食囤。
在他小時候,每到二月二,家裡的男子會拿一點燒柴後的青灰,在地上劃上很大一個圓圈,在圓圈的中間,用瓦片蓋上幾粒麥子或大豆等,寓意農作物豐收。這個民俗一般會由家裡男性來做。那時候,家中院子裡打了很多糧食囤,有時候,還嫌不多,也會在胡同裡打上一些。
○民俗4:孩子們拍瓦,拼碓碓,祈盼蟲不咬不蟄他們
孟憲明說,另外一個中原習俗是,到了二月二當天傍晚,村裡,一群群的孩子們,會拿着瓦片,哥哥領着弟弟,姐姐領着妹妹,唱着歌,祈福和祈盼美好。因為二月二之後,離驚蟄這個節氣很近,一些蟲子就開始出來,孩子們擔心被蟄,便會用河南話說,“拍,拍,拍瓦了,蠍子出來沒爪了。”
他說,因為在過去,蠍子對人的危害很大,那天,孩子們有時拍瓦,有時拿棍敲敲。還有的用舂米的工具舂臼砸一砸,民間叫,“拼,拼,拼碓碓(音,dui),蠍子出來不蟄俺妹妹。”
孟憲明說,這句話說完,孩童身後跟着的年齡很小的小妹妹便開心極了,“以後,蠍子都不會蟄俺了。”
“那時候,說的時候,隻要押韻,都可以。”孟憲明說,這個民俗一般會持續一倆小時,等到天快黑盡時,家家戶戶才把孩子們領回家。
○民俗5:男人挑井水,要溫柔地往井裡先投小火柴棒或小坷垃
二月二這天,男人要去水井裡挑水時,不能直接将水桶放進去,需要拿一個小火柴棒或者小坷垃,先往井裡投一下。意思是,提醒一下井裡的龍,“今天你擡頭,我怕桶直接放進去,會磕着你的頭,怕你疼。”
“我一扔,你就知道我提着桶來打水了。你便會小心注意,不會碰着你。非常溫柔的一個舉動。”孟憲明說,現代人可能以為這像是一種遊戲,其實,在過去,人們是很虔誠的。男人去打水,都是這樣的。”
○民俗6:小時候兜裡裝一兜炒豆,吃個焦馍,便很香
孟憲明說,二月二這天,還有一種習俗是烙焦餅(有地方稱烙焦馍)和炒黃豆。這些都是小孩子們喜歡吃的食物。那時候,嘎嘣嘎嘣吃起來這樣的食物,很香。因為,那時候物質不豐富,大家在并不豐富的物質裡尋找食物的快樂,也是一種難忘的美好。
“那時候,小孩們能在兜裡裝上一兜炒豆,拿上一個焦馍吃,那是很歡樂的一件事。大家還會互相交換着品嘗。”孟憲明說,這個節日,其實是一種歡樂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