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顯示,哔哩哔哩(下文簡稱為“B站”)正式上線付費視頻功能,“勾手老大爺鄧肯”也成為首個嘗試這一功能的UP主。據悉,這位UP主推出的《鄧肯解說世界十大未解之謎/靈異事件》系列視頻共有10期,但目前僅提供了一次性收費的選項,價格為30元。
同時,這位UP主在付費計劃相關内容留言區表示,“合集不會影響日常視頻更新,大家還是可以正常追更視頻,相反增加收入以後,我能更好從事到創作當中”。
盡管“勾手老大爺鄧肯”已經根據諸多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給出了具體的解答,但在6月20日上線付費視頻後,據飛瓜數據公布的統計信息顯示,其粉絲量從118.9萬已跌至117.3萬,兩日淨減少超過一萬,而此前一個月裡其粉絲量一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可見有相當一部分的粉絲對此并不買賬,甚至紛紛“脫粉”。
而圍繞B站及UP主推出“付費視頻”的相關讨論,目前也已經達到了新的熱度。
B站用戶:千人千面,萬人萬解
如果說對于此事可以率先發言的,莫過于關注“勾手老大爺鄧肯”這位UP主(下文簡稱為“鄧肯”)的粉絲了,而在這其中自然是付費用戶“更能有的放矢”。據悉在購買合集的用戶中,有表示對其支持的“鐵粉”,或是出于“補票”的目的來支持;也有表示“停止這場鬧劇”的苦口婆心類型,而理由則是“講的有效時間不多,這類型視頻公共資源很多,這次真的不合适”;還有單純在付費後,表示“虧了”、“血虧”、“雖然講得不錯,但我還是想退錢”等負面态度的。
其實從中不難看出,即便隻是購買了合集内容的用戶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分歧,并且大多負面的聲音都集中在了對“内容質量”的質疑上。畢竟這位UP主的資料來源并非完全獨家,且題材的選擇上也有主流媒體制作過更為細緻的紀錄片。
而這位UP主率先成為B站付費視頻的“前鋒”後,也引來了更多“圍觀群衆”前來各抒己見。
對于娛樂向視頻付費一事,頗有微詞的B站用戶并不算少數。有人指出,“會給像是課程這類的确能提升自我的東西付費,如果隻是娛樂消遣,那麼其實我的三連已經為UP主帶來收益了”。
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對于這部分用戶來說,真正值得投入“真金白銀”的其實還是知識類視頻,而被譽為“知名學習網站”的B站又怎麼可能看不到“知識付費”的潛力。此前早在2019年10月,其就已上線首批付費課程,其中包括《韓語小白發音入門》、《PPT大神上分攻略》等近20種。随後在2020年,B站還與羅翔等名師合作,推出過付費課程。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UP主恰飯已經夠了,付費視頻更像是精準‘割粉絲韭菜’”。衆所周知,如今B站非直播類的UP主明面上的收入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來自平台的激勵(即B站的流量分成)以及UP主推薦廣告,第二類是來自UP主自接的廣告收入,也就是“恰飯”,第三類則是“充電計劃”(可以理解為粉絲自發打賞)。
盡管到目前為止,B站并未公布過流量分成的具體規則,但大概率還是與視頻的播放量、點贊數、粉絲數、活躍度等指标相關。至于“充電計劃”,B站與UP主的分成比例則為3:7。因此UP主事實上所能夠從B站直接獲得的收入并沒有那麼多,再加上盡管大部分用戶隻看到“百大”的光鮮亮麗,但殊不知更多的還是腰部或尾部的創作者。
但與“不值得為此付費”的負面态度相對應,還有觀點認為,“付費視頻算是個不錯的想法,隻要内容有價值,盡管如何評判這個價值很難,但不應該去否定這個想法”。這其實也說明,對于内容的激勵無可厚非,尤其是對于UP主與粉絲之間,更多的無疑是“姜太公釣魚”。
此外,此事還有圍繞“B站大會員”相關權益的讨論。畢竟在108元的年度大會員基礎上,用戶仍需單獨購買UP主的相關内容,可能會對于付費會員造成一定的困擾,甚至有觀點認為B站的付費視頻與愛優騰的“超前點播”無異。但這點其實多少有些“理解偏差”,隻要UP主承諾“不會影響日常的内容更新”,那麼“大會員權益”受限的觀點其實也并不太站得住腳。
創作者:為愛發電值得敬重,付費了就該千夫所指?
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如今B站仍有一批“沒有任何互動”、“沒開充電計劃”,完全沉默的大神級UP主,并且這類創作者往往并不指望在B站掙錢、單純隻是“為愛發電”。就像日前一位UP主發布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整活視頻”一樣,雖然達到了百萬播放量,但其表示将“開放轉載權限,也不指望靠這個視頻火”。
然而日前UP主鄧肯也坦言,“從事創作這麼久,一直想拿出更多精力去做更多精品内容”。并表示,“如果能有機會給我們小團隊增加一些收入,說不定我們可以擴大産能,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因為确實有這樣的難處,所以很大膽地做了這個合集。”
對于其30元的定價,他的解釋則是由于電影院包廳,以及燈光攝像團隊的相關費用,也“并不希望大家都來買,隻是希望一些經濟獨立、不差錢且真心喜歡鄧肯的人花錢購買這個系列,量力而行”。當然,所謂内容質量是否真的上升,最後的評判權還在于觀衆,畢竟這件事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不過,當UP主精準針對受衆推出付費内容時,也難免會有一些不太好的趨勢,其中就包括飯圈化。此前曾因不當言論被封禁的UP主“LexBurner”,在此事發生後,擁護Lex的粉絲與聲讨者在社交媒體及B站就引起“論戰”,其中不乏lv.5、lv.6的高等級會員和付費用戶。一時之間衆說紛纭,并且負面效應也一浪接着一浪地席卷了這個平台。
所以也不能排除在付費模式推出後,會有創作者走人設飯圈的模式,從而忽視内容質量的提升。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與“網絡大電影”一樣,僅靠前幾分鐘吸引用戶付費的行為。
因此對于鄧肯的内容付費之路是否“可持續”,隻有等待後續的九期内容上線後才能回答了。
平台:付費模式是新功能,本身對UP主是新的嘗試
其實在B站之前,衆多内容平台都曾對于UGC、PUGC,以及PGC内容進行過付費模式的嘗試。比如微信公衆号的付費閱讀、微博的“V 博主”,YouTube的付費頻道訂閱,以及Instagram、推特為博主推出的訂閱服務。對此有觀點認為,如今創作者的經濟來源已然依靠于其本身特殊的附加價值,因此為了給粉絲提供獨一無二的“産品”,類似的付費訂閱模式就正好滿足了這類需求。
Instagram方面相關人士就曾表示,“訂閱是獲得可預測收入的最佳方式之一”。其實說白了,付費訂閱這種商業模式對于創作者與平台而言無疑是有益的,畢竟能夠增加獲得收入的渠道。
而對于B站來說,對于“付費視頻”功能更類似于付費閱讀,但是否将内容設置為付費的決定權還是在UP主自己,其本身也更像是給UP主帶來新的嘗試。
站在平台的角度來看,這一模式不可否認将能夠為平台與創作者帶來新的營收途徑。而從B站的營收結構來看,2022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長30%至50億元,其中增值服務為20.5億元(直播業務、大會員及其他付費業務)、遊戲業務為13.58億元、廣告業務同比增長46%至10.4億元、電商及其他收入為6.03億元。從中不難發現,廣告在B站的營收中并不顯眼,但另一家大量依靠UGC内容的平台YouTube,大部分收入則來自于廣告。
這或許也與B站CEO陳睿此前的承諾有關,即“永不加視頻貼片廣告”。而為了這句“賠本賺吆喝”的承諾,如今B站在實現盈虧平衡前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那麼探索新的營收模式,比如story mode這一短視頻産品的信息流廣告,以及如今的付費視頻,又有何不可呢?
就目前而言,對于面向粉絲的付費内容産出,盡管有用戶會持有負面态度、覺得不應該收費;但同樣也有粉絲表示,如果UP主能夠直接獲得更高比例的收入、并不排斥為此“花錢”,而這顯然也取決于平台與UP主間的協調。
畢竟即便是對于不排斥更系統知識分享的用戶而言,諸如羅翔、戴錦華等名師的付費課程,又有多少人會看呢?在不可替代性更高的情況下,其實同樣也很難緩解盜版、搬運等行為。歸根結底,知識付費模式至今都仍未完全跑通的情況下,其他的内容付費模式或許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