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怎樣跟老師說客氣話

怎樣跟老師說客氣話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8 15:00:01

用正确的方式溝通

一個家庭中,管教孩子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不恰當的溝通方式造成的。在教導孩子時,很多父母會有意無意地展示出高高在上的态度,用命令式的語氣。這樣的态度是無法幫助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父母需要學會傾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小傾聽是父母最難學會的一種溝通技巧。正面幾點建議,有助于你成為個好的傾聽者, 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

怎樣跟老師說客氣話(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1

問“啟發式”問題

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太多的家長會略去與孩子溝通的環節,靠自己的經驗閱曆對孩子的問題做出判斷,直接告知孩子這是什麼回事,對此應該有怎樣的感受,後面應該做什麼、怎麼做。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固然解決了孩子當前的困境,卻阻礙了孩子自行探索、發展自己的智慧、判斷力、思考後果及承擔相應責任的能力。家長的直接告知隻能讓孩子知曉面對當前局面該思考些什麼,卻無法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再次遇到棘手的事情時,他們依然會直接向父母或他人求助,而不是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哪怕隻是在學生團體中,隻知求助而不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孩子,也很難獲得歸屬感及團體認同。

更重要的是,隻有你對孩子的問題産生興趣,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時,孩子才會對你敞開心崖,主動向你傾訴當前的因境:自己當前的情緒反應是怎麼來的。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事情是如何發生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要怎麼做,等等。在你沒有為傾聽做好準備時,不要輕易問孩子具體的問題,因為你可能會因準備不足做出不适宜的舉動、說出不合時宜的話。

通過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你認為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感受?你怎樣才能把這次學到的東西用于将來?”你可以快速獲知孩子目前的困境,幫助孩子發展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在整個溝通過過程中,你将真實地感覺到孩子思維方面的成長,會由衷地為他感到自豪。

在傾聽孩子的問題時,你要時刻記得這是你幫助孩子對事情進行徹底思考并了解自身感受的大好機會,切忌為自己辯護解釋、對孩子進行說教。你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孩子對事情進行深人的分析,比如:

你能告訴我更多一些嗎?

對那件事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對那個問題你有别的想法嗎?

你能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你有什麼特别的發現嗎?

還有呢?

多問幾次“還有呢”是很有益的,這能啟發孩子主動思考更多,直到你的孩子想不出更多要說的。要相信你在這方面的本能。當你的孩子在得到傾聽和認真對待後,他會平靜下來,冷靜地回顧及思考,在知道需要考慮的都已經考慮過之後,感覺會好很多。你還可以問:“你希望我幫助你用頭腦風暴來找出解決問題的其他辦法嗎?”以此确認孩子是否需要更多的幫助,如果孩子沒有請求你的幫助,就不要試圖幫助孩子。

練習反射式傾聽

讓孩子感受到你正在傾聽,并把事情想清楚的另一個方法,是反射式傾聽——觀察 并傾聽孩子的感受,将你聽到的感受反射回去。當然,最好不要直接重複說孩子說過的話,以免孩子覺得你在敷衍他。要準确表達出孩子的意思,以示你有認真地傾聽,并決定幫助他。

舉個例子——

孩子:我讨厭“小鴿子”!

媽媽:讨厭“小鴿子”——你最好的朋友?

孩子:是的,因為他跟别人偷偷議論我。

媽媽:他把不願意當面跟你說的話,跟别人說了?

孩子:是的。

媽媽:我很高興你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了我。要我抱抱你嗎?

很多時候,家長的支持,哪怕隻是一個擁抱,都比對孩子進行一次關于“如何努力做朋友、原諒對方、不記仇”的說教更有效。家長應該學着讓孩子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受,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慢慢地思考問題,過表達自己的感受,釋放自己的不良孩子從媽那裡得到了一個擁抱,也想到了決問題的方法,而且,第二天他就去我自己的好朋友交談并和好如初了。

感覺詞彙的力量

孩子的知識、體驗都是在長大的過程中——積累出來的,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家長需要細心關注孩子的疑感和需求,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

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同,對情感的感知、情緒的理解是比較抽象的。孩子們有時并不明白自己的各種情緒是怎麼回事,又從何而來,隻會通過哭鬧、摔東西等比較直接的方式宣洩出來。作為家長,遇到這類事情時不能單純的對他的行為予以指責,而要通過他表現出的細節正确理解他的情緒是什麼,并加以引導,幫助他明确自己的感受,用正确的方式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引導過程中,家長要準确地使用表達情緒的詞彙。很多感受通常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比如快樂、悲傷、苦惱、恐懼、煩惱、無助、羞愧等等。

舉個例子——當你的孩子組裝一個複雜的玩具時,因為看錯圖紙而無法拼出正确的模型,他苦于無法找到原因而煩躁、沮喪,大力地将一把零件丢出去, 并粗魯地拆解已拼好的部分。這時,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的過失,而是要表達對他的理解,幫助他排解自己的情緒:“你是因為玩具無法順利組裝在苦惱嗎?當玩具無法成型時,你不喜歡它,不開心了,是嗎?”

是的,孩子的行為表現的是自己的苦惱,盡管他可能并不知道這情緒是什麼。當你跟他說話,明确說出這個詞彙的時候,就是在教授他表達這一感受的詞。 當孩子知道你理解他,并準備傾聽他的苦惱,他會開始向你訴說,也可能會主動尋求你的幫助。這時,你可以詢問他的需求:“你要再試着拼裝一次嗎? 是否需要我幫你對照圖紙幫你檢查已拼裝的部分?”

不隻是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其他時候你也可以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當孩子打小狗小貓時,你要表示自己的擔心而不是單純指責他的行為:“你打小狗的行為讓我很擔心,因為小狗有可能因傷痛而咬你,我希望以後你可以對小狗溫和些 。”當孩子在學校獲得某種榮譽時,你要告訴他,你表達出自豪感:“你每天都堅持跑步,這次在校運會中拿到了冠軍,我為你感到自豪,為了你得到的榮譽,也為你的自律。’

傾聽不代表沉默

很多人對于“傾聽”這個詞彙也有很大程度的誤解,他們認為“傾聽”就是坐在那裡聽着别人說話,自己不需要插嘴。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傾訴的過程是需要反饋的,傾聽的人一言不發會無形中給傾訴的人很大的壓力,反而不會繼續說了。所以,當孩子跟你傾訴什麼事情的時候,除了避免自己說教或主導談話進程外,還要不時地回應“嗯”“啊”之類的詞,或者引導他繼續說的問句,你會驚訝地發現,當你适當回應後,孩子會有更多的話要說。

用語言表示你在關注

不要拿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問孩子,比如“你的家庭作業做了嗎?”“你的玩具收好了嗎?”“你的足球襪洗好了嗎?”這樣問問題,除了一個固定的卻不符合你期待的答案,你什麼也得不到,既無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無法解決你的擔憂。

在明知答案的情況下,你要做的是将自己的關注傳達給孩子,并引導孩子進行自我的管理。比如“我注意到你的家庭作業還沒寫完,是遇到什麼難題了嗎,還是你有其他的計劃?”“該休息了,但我注意到你沒有刷牙,現在去刷吧。”“我看到你的玩具還沒有整理,我記得上次你因為沒整理,找心愛的小汽車時花了不少時間。你是現在去整理,還是過會兒整理?

如果你的孩子說:“我做過了。”你可以說“我弄錯了”或者“很好,可以邀請我看一下成果嗎?”如果孩子是在欺騙你,那你需要解決就是權力之争或互相傷害的問題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