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5:49:40

一個女孩,對校園霸淩很關注的女孩推薦了我這部電影《蚯蚓》。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1

她說:你對校園霸淩類電影有興趣嗎?

我說:還行,有看過一些。

她說:那好,我給你推薦一部《蚯蚓》,你去看看吧,超好看,超有教育意義

于是我搜遍了好幾個平台,最終以一種不太正規的方式看完了整部片子。其實之前我對校園霸淩的了解更多的是來自于為數不多的新聞報道,對于拍成影片的校園霸淩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可能是國内這種類型的影片比較少吧,我的記憶還沒來得及更新相關方面的庫存。

老實說,看之前并沒有對影片有多大的期待,抱着無聊看看的心理更多一些。

一、越軟弱的軀體,越能體現反抗的激昂

《蚯蚓》是一部韓國電影,由尹學烈導演,金正均,吳藝雪等演員出演的一部校園犯罪片。

影片一開頭,先給了人們一個結果,穿着紅衣的女孩,轟然跌落,畫面十分凄厲,讓人不禁駭然。

接着,兩個辦案人員在交流着女孩的死因,一個蒼老的父親在樓道裡有些落寞。畫面一轉,來到湖面,些許雜草稱差不齊,漫立水中,而最顯眼的莫過于那個露出最尖銳部分在水面上的鐮溝,像是在暗示着什麼。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2

白色手套下灑落的骨灰還沒有飄散,跌跌撞撞又欣喜若狂的人影已印入眼簾。主角爸爸的那怪異行動姿勢一下抓住了眼球。想着,一個正常的演員,要怎麼才能演成這般模樣呢?瘸非瘸,拐非拐,隻是極其不利索。一手攥着紙,一邊跌倒,一邊爬起來。

需要付出多少堅強,才能在殘酷的炙烤下保留着一絲對美好的向往?弱小并非都是被保護的對象,更可能是優越者發洩的工具。

一切都還是美的,善良而上進,自愛而自強。雖然從中看出了一絲因為強烈的落差而對貧窮的厭惡,但她那顆純真而矛盾的内心并沒有走錯方向,依舊敢夢敢剛。面對青春期萌動的内心,她以為能如願以償;面對欺淩和冷遇,她選擇張開柔弱的翅膀;面對曆經世事的爸爸用低下的頭顱乞求原諒,她痛心疾首,她怎麼能不在乎心中最後的倔強?那不容觸碰的年輕的自尊心。

影片的節奏有些快,幾乎沒有拖沓的地方,留給觀衆發揮想象的地方挺多的,但時間卻并不多。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3

和同學渡過了美好的聚會,和朋友路過喧鬧的路邊攤,有炸串和贊美。旖旎的江邊是一切噩夢的開始,當萌動突然交融于現實的時候,前行的方向猛然不受控制。天台的耳光一次次響起,引導着噩夢逐漸吞噬。孱弱的子若,隻有十七歲,天真爛漫相信着愛情直到一步一步被摧毀,熾熱的煙頭在胸口留下了無情的疤痕,尖叫聲是最基本的反抗。内心雖然有無盡的仇恨,但發洩的渠道卻寥寥無幾。或許那一次撕打是最後一次有尊嚴的反抗了吧。污蔑,辍學,打工,被推向深淵。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4

隻是,還沒有被抹平的棱角,這一次準備把反抗的觸手寄托在法律的身上。一封請願書,無情的摧毀了所有,生日宴會,像是盡頭,卻更像是開始,更揪心的開始。在小小的衛生間裡,她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即使眼裡像是要噴出刀子,她最終還是開始了屈從的生活,就這樣敗給了現實,與其說是敗給了現實,也許敗給了權貴更為貼切一些。富貴正年少,隻是沒有學會善良;而剛剛好的善良,卻沒有保護自己的力量。

現在想來,警燈閃亮下的胖女孩眼裡那一點清明,來得那麼短暫,又消失得那麼果決,或許她曾經有過那樣的反抗吧,所以她猶豫了,她放棄了,正如後來劇情所印證的那樣,那閃爍的警燈并不能成為弱小的保護傘。

  • 像是血淋淋的明白,在陽光下散發着惡臭

一個周,兩個周……直到六個月後,那本寫滿了罪惡的筆記本被發現,整個欺淩慢慢被揭開,然而卻并不是面相全部人的揭開,而是子若爸爸一個人内心的揭開。隻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漫山尋遍,卻無一可生根處。學校是财閥的學校,警方是證據的警方。三五兩句話便可打發,沒有人願意去關注那背後滔天的罪惡,沒有人願意去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還有劣迹斑斑記錄在冊的已經死亡了的花季少女解剖更多的真相,很多人害怕的真相。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5

世間千百萬種美好,不及你你一颦一笑,天真少女和腦癱父親,原本可以在貧窮中幸福的他們,當最後一縷希望被無情斬斷的時候,他選擇了做引爆雪崩的那一片雪花,用自己的方式讓所有的積壓付出了代價。用自己的仇恨讓那些本就不無辜的蛀蟲像雪花一樣隕落。也許這樣的代價是慘痛的,也許這樣的報複是能平息怒火的,也許這樣的方式是血腥的。但是如果連同歸于盡的方式都不能擁有的時候,那對于受害者來說,才是最殘酷的,不是嗎?

幾個魚鈎,一個雨夜,破舊的屋子,窗外暴雨如注,當一切重歸平靜的時候,天邊月色朦胧,天邊像是魚肚白初露,四周依舊若明若暗,那個子若坐過無數次木橋邊,風景依舊。幾根魚竿,一艘小船,猙獰的面容,流着血的手……那是憤怒最極端的宣洩的方式,那是無助最後的結局。伴随着湖面波光粼粼,大地開始複蘇,新的一天到來。船頭隻有一雙皮鞋和幾根魚竿,孤零零地平靜,暗潮洶湧般揪心。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6

  • 社會給了弱小和貧窮多少出路?

随着金錢在社會中綁架了更多的權力,那些弱小的委屈,那些貧窮的乞求,還有多少能被看見?還有多少能被包容?當呼嘯的象征正義的警燈不在能守護困弱者的安全感的時候,他們何去何從?

我想極端并非所願,但是極端絕非偶然,那是經曆無數忍讓的從前,那是以生命為籌碼的最後一博,那是在卑微最淩厲的抗拒。

即使像蚯蚓一樣軟弱,也沒人想任人魚肉,當最後一點點善良被消耗殆盡的時候,身上的每一根軀骨都将成為刺穿喉嚨的利刃,化身憤怒,雷霆一擊。悲哀,悲壯,悲鳴,悲痛。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7

二、請給多一點懲罰,請給多一點保護,霸淩不應該極端。

2020年5月27日,陝西藍田一小學女生被四名男生課間拖至廁所侵害。中學女生被輪流掌掴,父親不滿女兒被欺淩,怒殺十歲男孩……越來越多的事件正在變得不計其數,是什麼讓這些成為一時驚呼,是發達的互聯網嗎?我的答案是不。

還記得曾經的扶老人事件,一時沸沸揚揚。如今漸行漸遠,隻是那為世間增加的幾許冷漠,讓人心漸行漸冷。

衆口難調,三人成虎。這天下,熙熙攘攘,人來人往,有多少仇怨被積壓,有多少冷漠在蔓延,走向極端。一個腦癱患者的複仇,讓我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或許,我們不足夠強大;或許,我們不足夠剛毅;或許,我們有時候守不住自己的原則,選擇了忍讓。但是,那怕隻剩下一絲尊嚴,那一絲也是不容侵犯的存在,任何人活着都有着自己的期冀。

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千百年前的道理,這國學文化的現行,正在和大千世界博弈,願别讓其日漸式微,走向窮途末路。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8

内心的淩亂,讓人恐懼。誰知道,那校園霸淩會讓誰成為下一條無路可走的蚯蚓。并非刻意就可以看到那些血淋淋的報道,隻是因為網絡發達了嗎?無從統計,隻是揪心和悲歎來得那麼真實,讓人悲觀。更悲觀的是那些錯誤的源頭似乎并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正在瘋狂滋生。誰能預測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極端呢?

和推翻公正隻需要一次虛假一樣,讓人扼腕歎息也隻需要一次悲劇。然而事實卻是,這樣的悲劇似乎遠不止一次。人們一邊成長,一邊麻木;一邊冷漠,一邊走向絕望。

城市裡有無數的寫字樓,也有無數的學校和無數的學生,他們被稱為社會的接班人,他們被稱為含苞待放的花朵,他們被稱為早晨六點的朝陽……他們有很多美好的稱号,人們給他們描繪了很多美好的藍圖,希望他們茁壯成長。卻忘了在忙碌生活之餘教他們怎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送往學校便無憂無慮,出了事情才後知後覺,可捅破了的天又怎能完美的修補呢?

最後隻有向這個社會進行報複,試圖索取點什麼來滿足對失去的慰籍。隻是除了像《蚯蚓》一樣,一雙皮鞋和幾根魚竿,哪裡還有更多的結局。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9

  • 借一點正義給自己,别讓黑暗充盈每個角落

懲罰是一種手段,卻也是一種保護。對于校園霸淩參與者來說,幾乎都是未成年人。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治理的沖突區,一邊可能是慘絕人寰,另一邊一定是保護未成年人。當罪惡被保護,傷害隻能被進一步放大。心裡沒有了陽光,隻有一片黑暗,還有什麼能比心死更能引爆憤怒的呢?成年人,也不過是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罷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至親至愛,又豈是一句年少無知便能歸于平靜的。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與其等雪崩,何不分一點心思給未成年人,讓他們的平和更顯著一點呢?當錢财少一點嚣張跋扈和外露,世間這和平相處便更進一步。

誰能說制造校園霸淩的那些人不是由于家庭的關系呢?你教育多一點點,自家和别人都可能少許多的煩憂,大人需要生活孩子也需要教育,對孩子負責也是大人的生活。社會公共資源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而是收拾殘局的推手。隻有人人自危的時候才能走得小心翼翼,多一點縱容就是給自己多帶來一份危險。在極端面前,誰都沒有萬全之策。

讓生活更美好的決定權永遠都在自己手裡,就像美好生活能不能延續也在自己手裡一樣,美好,來源于對自己的約束。

蚯蚓帶給你的感悟和啟示(掙紮出的遠不止一段故事)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