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兩個月,懷柔區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考核中排名第一,遍布全區5個街鎮的700多個“科技範兒”生活垃圾分類驿站功不可沒。12日上午,記者跟随廟城鎮安全生産和生态環境服務中心負責人王紹海,看看他的“小發明”是如何助力垃圾分類的。
懷柔區廟城鎮桃山村的生活垃圾分類驿站
在廟城鎮桃山村村口,一座高約3米、周邊幹淨整潔的平房格外顯眼。居民們日常垃圾投放,都在這座生活垃圾分類驿站進行。
走進驿站,正好一位居民把一大袋垃圾扔進其它垃圾桶内,垃圾桶一下子就冒頂了。紅色的警示燈亮起,原來是感應裝置捕捉到了“垃圾已滿”的情況,要自動壓縮了。隻見垃圾投放口自動關閉、上鎖,随着嗡嗡聲響起,壓縮機開始工作,過了一會兒,随着壓縮的聲音停止,投放口又能打開了,這時裡面的垃圾隻有半桶了。
王紹海給記者展示了垃圾壓縮機的工作原理。一台銀灰色金屬下壓裝置懸挂在垃圾桶口正上方,當機器啟動時,方形的壓杆開始向下緩慢伸長,壓杆底部一個長約20厘米、寬約30厘米的金屬平闆開始下壓垃圾。當壓力達到30公斤時,壓縮機啟動保護機制停止工作,開始緩慢收縮。
運行中的垃圾壓縮機
這個裝置的發明,源于王紹海巡查垃圾桶站時發現垃圾投放松散擠占空間問題,“有時候兩三個紙箱子就占了半桶,垃圾桶都裝不下什麼了。”王紹海說。
王紹海開始琢磨怎麼提高垃圾桶的使用效率。
“一次我溜達到人家廢品站,看到他們的壓縮打包機,就想到了對桶内垃圾進行壓縮。”王紹海說。他找到了一家能提供幫助的配件廠,和技術人員一起“攻關”,壓力要多大、下壓闆采用什麼材質、如何自動啟動壓縮……來來回回折騰了3個多月,終于成功地研發出了這個能安裝在垃圾桶站的壓縮裝置,并在廟城鎮批量配置。
“自動壓縮功能不僅加大了箱體容量,還減少了設施投放和運輸頻次,節約了公共資源。”王紹海說。
這樣的“小發明”還有好多個,比如“新型破袋器”。
“當整袋垃圾放入指定區域後,投放口自動鎖門,破袋器刀片會圍繞垃圾袋旋轉切割320度,并保留部分連接,廚餘垃圾落入桶内的同時,機器手臂會抓住垃圾袋并投放到旁邊的其他垃圾桶裡,居民完全解放了雙手。這一切割過程僅需40秒。”王紹海介紹。
如今,這種被小發明武裝的生活垃圾分類驿站及投放點在廟城全鎮已建設127個,做到了鎮域全覆蓋,其中配置垃圾壓縮機的達到81個。王紹海的“小發明”得到了全區的認可和推廣,廟城鎮、橋梓鎮、雁栖鎮、龍山街道和泉河街道共改造了700多個“科技範兒”生活垃圾分類驿站,極大地助力了垃圾分類的開展。
“接下來,我還想繼續對這些小發明進行優化升級,并希望能夠研究出更多實用的小發明,幫助居民們更便捷地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王紹海說。
張佳琪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