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11:08:29

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來源:光明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給村民的承諾要一個個兌現)1

江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來源:光明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踏進江蘇常熟蔣巷村,空氣裡有一種甜絲絲的味道。村裡的千畝優質糧油生産基地,正是水稻吐穗的時節;村民新家園裡,一幢幢小别墅掩映在綠樹叢中。

20世紀50年代的蔣巷村,村民們住着泥垛牆、茅草棚,35歲以上的男人有一半讨不到媳婦。“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村民一擔一擔挑出來的,村裡1700多畝低窪地硬是填高了1米多。”蔣巷村黨委書記常德盛告訴記者,“給村民的承諾要一個個兌現,這就是共産黨人的初心。”

從解決溫飽到共同富裕,再到注重“幸福指數”的提升,蔣巷村用50多年描摹出我國現代化新農村的現實模樣。

人心齊,泥土也能變成金

蔣巷村位于常熟市的東南角,在沒有私家車的年代,到常熟縣城坐大巴需要半天時間。1966年,蔣巷村集體賬上隻有0.36元;2019年,全村淨資産3.3億元,村級可用财力達2375萬元。一個地理位置并不優越、底子特别窮困的村莊,如今何以能夠村強民富?一句話,“發展是第一要務”。

走進蔣巷村的糧食烘幹中心,車間幹淨整潔,一次可以烘幹3萬斤糧食,蔣巷由此實現糧食生産一條龍。

以農業起家的蔣巷始終沒有放松過對農業升級的追求。2016年,蔣巷決定1200多畝耕地逐步種植不施化肥、不噴農藥的有機稻。

30歲不到的蔣蔭達是土生土長的蔣巷人,也是村裡首批拿到“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的年輕人。他告訴記者,去年蔣巷大米的市場價從每公斤6元漲到了每公斤20元,村集體因此增收300多萬元。

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遊旺家、生态美家是蔣巷村認準的特有發展之路。蔣巷村旅遊公司總經理李君介紹,村裡投資上億元打造蔣巷生态園等鄉村旅遊品牌,去年接待國内外遊客2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000萬元。

在蔣巷村村委會對面,蔣巷護理院拔地而起。護理院規劃床位250張,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由村集體建造,常熟市第一家民營養老院德仁護理院進行社會化運營。

2019年,蔣巷村實現人均現金收入5.25萬元,加上人均社區股份制分紅1萬元,超過當年度蘇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過去養兒防老,現在集體管老

這些天,常熟市德仁護理院院長盧桂芬“駐紮”在蔣巷,指揮安裝各種護理設施。蔣巷村護理院計劃于10月中旬試營業,由盧桂芬帶領護理團隊接管運營。

村委會主任蔣玉英告訴記者,投資4000萬元建護理院,除了增加産業收入的考量,還有一個現實因素是,蔣巷村200多戶、近900位村民中,有250位左右是60歲以上的老人。

過去農村養兒防老,缺醫少藥,現在通過醫養結合的方式,蔣巷村計劃讓年紀大一點、自理能力差一點的老人住進護理院,得到更好的照顧。為此,村裡出台政策,凡是到護理院入住的老人,村裡每年補貼1萬元,第一次到護理院的還有一次性6000元的特别獎勵。

“已經有30多位蔣巷村的老人或家屬前來咨詢。”盧桂芬告訴記者,老人在護理院不僅有人照顧,還能對基礎疾病進行有效防控和治療。

在富裕的蘇南地區,蔣巷村的經濟實力雖然算不上最強,但村民得到的實惠排在前列。在這裡,農民合作醫療保險除市、鎮資助外,個人分擔部分全部由村集體補助繳納。農民看病除享受合作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報銷外,個人承擔部分由村裡補助50%左右。村民有什麼病痛,社區醫療服務站的醫務人員随叫随到。

村裡鼓勵老人居家養老,但村裡仍有九成多的老人選擇入住老年公寓。依村民新家園而建的158套三星級标準的老年公寓,村裡滿60歲的老人都能免費入住。

年逾古稀的倪同連已在村老年公寓住了近10年。他說,以前村民養老要靠孩子,現在村裡基本上把養老全包了。在蔣巷村,女性村民年滿55歲、男性村民年滿58歲,每月可以領到600元至2300元不等的養老金,每年還有一次健康體檢。“現在的生活真是像掉到了蜜罐子裡一樣甜。”90多歲的于彩紅感慨地告訴記者。

從共同富裕到精神傳家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遊旺家、生态美家’的基礎上,搞好‘精神傳家’。”常德盛說。

幾乎每個到過蔣巷的人都會驚訝于這裡的幹淨:路邊、牆角很難看見一片紙屑。整齊漂亮的村民别墅區綠樹掩映,房前屋後幹幹淨淨。

“這個局面來之不易。”說起備受稱贊的村容村貌,蔣玉英深有感觸。她清楚記得,村民剛搬進現代化的集中居住區時,冒出各種不文明行為。考慮到蔣巷實行社區股份制分紅,家家年底領股金,村委會決定把“拿獎勵”和“講文明”結合起來,村民但凡有不文明行為,就可能被扣掉一部分分紅,反之就進行獎勵。

“要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必須提倡讀書。”常德盛對村民讀書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在蔣巷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跟上萬冊圖書擺在一起的,還有一摞摞村民的讀書筆記。1997年村裡成立婦女讀書協會,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楊鳳英積極參加,去年獲得村民讀書筆記特等獎。

“這麼多年來,讀書學習活動在蔣巷村起到很大作用,大家都變得更上進,集體榮譽感更強了,鄰裡相處也更加和睦。”楊鳳英說,他們全家堅決執行村規民約,成為新時代文明戶中的佼佼者。

“文明綠色健康家庭”“蔣巷好村民”“優秀新蔣巷人”“十佳好婆媳”……多年來,蔣巷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得到村民的熱情響應。全村“文明戶”創建實現全覆蓋。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3日 0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