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科學
大霧的秘密
早晨,大霧彌漫,天地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道路不見了,樹林不見了……霧是怎麼形成的?我國哪些地方霧最多?我們一起來探尋大霧的秘密吧。
霧的形成
氣象專家給霧下的定義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在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見度低于1千米的自然現象。當霧氣十分濃重、水平能見度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當霧氣較輕微,水平能見度大于1千米但小于10千米時,稱為輕霧。
霧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空氣中的水汽必須達到飽和狀态,也就是相對濕度要達到或接近100%。其次,要有冷卻降溫。氣溫下降時,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凝結,如果空氣足夠潮濕,凝結的水汽會更多。當足夠多的水分子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細微的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霧。
一般情況下,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的水汽較多,所以不容易形成霧。到了夜間,溫度下降後,空氣中能容納水汽的能力減弱,近地面的空氣變冷,空氣中的水汽很快達到飽和狀态,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成霧,這就是為什麼秋冬季節清晨頻繁出現大霧的原因。
霧家族大盤點
霧的種類很多,我們可以用霧家族來形容它們。下面,根據霧家族成員出現的頻率,介紹四種主要的霧:
01
輻射霧
霧家族的老大叫輻射霧。光聽名字就知道了,輻射霧的形成和熱量輻射有關,它是夜間近地面空氣輻射降溫,潮濕空氣冷卻達到飽和而形成的霧。輻射霧一般出現在後半夜或清晨,範圍不大,對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機場航班起降、水陸航運等會造成較大影響。
02
平流霧
霧家族的老二叫平流霧,它是暖濕的空氣流動到較冷的地面(或水面) 上,逐漸冷卻降溫而形成的霧。與老大輻射霧不同的是,平流霧一天之中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但是必須借助适當的風向和風速才能形成。若風一直持續,它就會長久不散,所以有時海上生成的平流霧可以持續好幾天。雖說隻排行老二,但平流霧的“體形”比“大哥”輻射霧大多了— 它的範圍在數百千米以上,而且強度也比輻射霧大得多。
03
蒸發霧
霧家族的老三叫蒸發霧,它的“體形”瘦弱。從産生過程來看,它與“二哥”平流霧有些相似,都是空氣平行流動形成的,不過,它是冷空氣流動到溫暖水面上形成的。當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時,水面蒸發的水汽經過冷卻凝結,便形成了霧。蒸發霧的範圍很小,強度也弱,常常發生在深秋季節寒冷早晨的湖面或河面上。
04
上坡霧
老四叫上坡霧。顧名思義,這種霧一般出現在山區,是潮濕空氣沿着山坡上升産生的霧。上坡霧大多在山下或山腰便開始形成,和平流霧一樣,它的“體形”很大,經常會覆蓋較廣的範圍。當它滞留在山谷間時,常常會形成美不勝收的雲海。
除了以上介紹的四位成員,霧家族還有鋒面霧、谷霧、冰霧、煙霧等。
大霧頻繁出現的地方
弄清了霧的成因和種類,接下來,咱們一起去尋找霧最多的地方。唐朝時,文學家韓愈在一篇名為《與韋中立論師道書》的文章中這樣寫道:“蜀中山高霧重,見日時少,每至日出,由群犬疑而吠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四川山高霧多,能見到太陽的時間很少,當太陽好不容易出來後,狗不知道那是什麼,于是集體狂叫起來,這也正是“蜀犬吠日”這個成語的由來。
四川盆地之所以頻繁出現大霧,首先,因為春、秋、冬季節,北方冷空氣南下入侵四川後,無法向四周擴散出去,所以滞留在盆地上空,形成了一層冷空氣膜。在這層冷空氣膜上面1000 到1500米處,經常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随着高度增加,氣溫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增加,這一層空氣也被稱為逆溫層。它就像一個大鍋蓋罩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得低層的水汽很難散發出去,為霧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其次,冬天時,四川盆地近地層經常無風或風力很小,有利于霧的形成。再加上這裡江河縱橫,水汽充沛,因此,特殊的地形使得四川盆地大霧頻發。
我國霧日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峨眉山,山上金頂的年平均霧日達到322天,最多的年份達到338天,差不多每天都有霧出現。而同樣位于四川盆地内的重慶市也是霧很多。一年365 天,重慶的霧日平均有103天,最多時高達206天,因此,重慶被稱為“中國霧都”。
從霧中巧妙取水
大霧出現,會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産生不好的影響。但在沙漠地區出現的霧,卻給許多動植物帶來了生機。
納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角,瀕臨大海,但極度幹旱。奇怪的是,那裡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荒涼:在一些高大的沙丘上竟然長着繁茂的灌木,而且大象、鴕鳥、斑馬、犀牛、獅子、鬣狗、 胡狼等動物長期定居于此。
原來,納米布沙漠雖然降雨極其稀少,但海洋上的氣流十分潮濕。夜晚,寒冷的氣流沿着海岸向北緩緩流動,飽和的濕空氣一旦遇冷,水汽就會凝結形成霧。因此,那裡經常大霧彌漫,平均每10天左右,就會有一場大霧。這些大霧攜帶的水分有時比雨水還要多。長期生長在幹旱環境中的植物,早已學會了如何從霧中吸取水分。它們伸展開寬寬的葉子,讓霧氣凝結出來的水珠附着在葉片上,當水珠足夠多時,就會緩緩流向根部。在沙漠裡生活的動物,也知道從霧中獲取生命之水。如沙漠裡的一種甲蟲,它要喝水時,就會在清晨爬上沙丘,背風站定,跷起後腿,把頭低下,這樣,霧氣就會在它身上凝結,最後化為水珠滴到嘴裡。
同樣,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也是幹旱至極,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寒流經常在那裡形成大霧。當地的植物為了生存,都學會了利用葉片從霧中捕捉水分的技巧。當地居民受此啟發,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來收集霧水的捕霧網。人們把又細又密的網垂直挂在野外,并在網的下端安裝一個管道,水管的另一端直接連接到水桶。清晨,打開水桶一看,隻見清清亮亮的水源源不斷地從水管中流出,注入水桶中......遇上大霧天, 一個村莊的捕霧網每天可“捕捉”到1萬升的“自來水”, 村民們不但飲用有餘,還能淋浴洗澡呢。
科學小劇場
小朋友們,看完這篇文章後,你知道大霧的秘密了嗎?把你的答案通過“寫留言”告訴我們吧~
點贊最高的5名小朋友将獲得我們送出的兩本《我們愛科學》雜志哦~
來源:全國少工委
編輯:趙彩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