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起因是兔走觸株,折頸而死;經過是因釋其耒而守株;結果是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原比喻企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