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故事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8 17:16:23

  1、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2、今多比喻心甘情願的落入别人的謀劃。類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3、典故:

  姜太公又稱姜尚,字子牙,東海上人。他是周傾商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和西周的開國元勳,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韬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被稱為“周師齊祖”“百家宗師”,在中國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說是漂泊不定、困頓不堪,但是他卻滿腹經綸、壯志淩雲,深信自己能幹一番事業。聽說西伯姬昌尊賢納士、廣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裡迢迢投奔西歧。但是來到西歧後,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薦,而是來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市陳倉區磻溪鎮)住了下來。此後,他每日垂釣于渭水之上,等待聖明君主的到來。

  姜尚的釣法奇特,短幹長線,線系竹鈎,不用誘餌之食,釣杆也不垂到水裡,離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姜尚釣魚,願者上鈎。”一個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魚餌的直魚鈎,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别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姜尚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甯願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鈎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

  後來,他果然釣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興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幹,他齋食三日,沐浴整衣,擡着聘禮,親自前往磻溪應聘,并封姜尚為相。姜尚輔佐文王,興邦立國,幫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姜子牙釣出的可謂是一條“王候大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