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史之亂”爆發後,在逃難的路上,杜甫被叛軍抓到長安。第二年,杜甫從長安逃了出來,一路打聽到風翔去投奔肅宗。唐宗對杜甫長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贊賞,就派他作了一個左拾遺的官。
2、可不久,杜甫又被罷免。唐軍收複長安後,杜甫也跟着許多官員一起回到長安。那時候,長安、洛陽雖然被官軍收複了,但是安史叛軍還沒完全的消失,形勢仍是岌岌可危。為了加強防守淮關的兵力,駐軍在河陽的郭子儀等人便派人到新安、石壕一帶拉夫抓丁。
3、有一天,杜甫經過石壕村,時間已經很晚了。便到一個老農夫家投宿。半夜裡,正當他翻來覆去,睡不着的時候,恕然聽到一降急促的敲門聲。杜甫翻身坐起,順着窗縫向外觀看,隻見隔壁老農夫驚慌地跳牆逃走了。老婆婆一面害怕地答應着,一面戰戰兢兢地去開門。門開後一群如狼似虎的差役,厲聲喝問老婆婆:“你家男人都到哪去了?”老婆婆傷心地哭着說:“我的三個孩子都到邺城去打仗了,前兩天剛接到一個兒子的來信,說他的兩個兄弟都已死在了戰場上。家裡隻有一個兒媳和一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因為孫子正在吃奶,兒媳才沒有回娘家,但她衣裙破爛,不好出門見人。如果你們不嫌我這個老婆子。年邁力衰,我願意跟你們到河陽應差。現在立即動身,還來得及,為防守河陽的軍卒,做早飯。”盡管老婆婆講得很凄慘、悲涼,但是絲毫也未打動那些差役們的心。老婆婆沒有辦法,隻好含淚離家,到軍營服役。
4、随着差役的離去,大詩人杜甫的心,也如刀絞般的疼痛。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沒有了,但杜甫依然覺得,有人在隐隐地抽泣。天亮後,杜甫要繼續趕路,而與他告别的,卻隻有老農夫一個人了。
5、有了這樣的見遇,才使大詩人杜甫提筆寫出,這首朗朗上口的《石壕吏》一詩。“暮投石境村,有史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緻詞:“三男邺城戌。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妪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