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宇宙是一片汪洋大海,那麼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大海中漂泊的一葉小帆。但是,這個比喻又有些不恰當,因為小帆往往是随波逐流的,沒有固定的航線,而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它們的運動卻是嚴格遵循着某種規律的。這種規律是那麼簡潔和有力,它隐藏在表面上顯得複雜而混沌的宇宙運行之下,是宇宙深處的秘密。今天,就讓我們踏着前輩科學家的腳步,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開普勒的畫像。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第谷(左)和開普勒(右)師生二人的雕塑。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開普勒之所以能提出行星運動的定律,首先要感謝他的老師——第谷。第谷是個非常勤奮的科學家,他花了數十年的時間進行天文觀測,積累了大量精度很高的數據。正是靠着第谷老師的觀察數據,開普勒才從中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定律。
開普勒第一定律。
圖片來源:Rubber Duck - Wikipedia, CC BY-SA 3.0
橢圓就是被壓扁的圓,圓心也由一個變成了兩個焦點,圓周上的點,到這兩個焦點的距離之和總是不變的。第一條定律告訴我們,行星的軌道形狀就是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
開普勒第二和第三定律。
圖片來源:Hankwang - Wikipedia, CC BY-SA 3.0
第二條定律告訴我們,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時間掃過的面積是相等的。第三條定律告訴我們,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的立方,等于它繞太陽運動一圈的時間的平方。
艾薩克.牛頓。
圖片來源:Godfrey Kneller, Public Domain
在開普勒三定律誕生後短短幾十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人們發現開普勒三定律可以用萬有引力定律完全推導出來,這時人們才知道,引力才是行星運動的真正原因。但這并不影響開普勒行星三定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直到今天,三定律依然是天文科學家和宇航工程師們的有力工具。
看我看我:
※ 歡迎把有趣的節目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