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耳石症能治嗎?前不久,年近8旬的張先生在睡覺時,突然出現身體不能向一側翻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兩年的耳石症能治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前不久,年近8旬的張先生在睡覺時,突然出現身體不能向一側翻身。
隻要身體偏向一側,立即出現幾秒鐘的天旋地轉,伴随惡心、嘔吐,但神志清醒,當睡姿回到正中時,頭暈又會立刻消失。
張先生的家人非常緊張,擔心發生腦梗死或腦出血,通過救護車送到醫院神經内科急診救治,醫生經過檢查以及急診頭顱CT檢查沒有發現問題。而且到醫院後,老人沒用任何藥物,眩暈症狀就消失了。
但是此後,老人經常出現翻身後眩暈的症狀,還曾在衛生間摔倒,并多次在夜間發作。家人帶着張先生再次前往醫院就診,這一次醫生确診,張先生這是“耳石症”。
一、耳石症是什麼?衆所周知,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而且耳朵還是平衡器官。人的雙耳内有調節身體平衡的結構,其中重要的結構之一就是球囊、橢圓囊,其内有感受重心變化的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故稱為耳石,球囊、橢圓囊稱為耳石器。
正常情況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由于耳石老化過度,受疲勞、體位及頭部外傷等情況的影響,導緻耳石脫離。
當機體頭位變化時,半規管随之發生位置變化,脫落的耳石會借着流動的内耳淋巴液四處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緻機體眩暈。
二、中老年群體比較高發耳石症為臨床常見病,發病幾率為2.4%,其發病高峰在五六十歲,女性更多見一些(男∶女約1∶2~1∶3)。患者既往多有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髒病、頸椎病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常将耳石症誤診為頸椎病、梅尼埃病、腦供血不足等疾病。但事實上,頸椎病患者的眩暈是否為耳石症引起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查幫助排除。
梅尼埃病除了眩暈外還伴有耳聾、耳鳴、耳悶,而一般的耳石症僅是眩暈。腦血管疾病所緻眩暈一般與體位無關,除了眩暈外,還有複視,共濟失調等。
這些疾病盡管與耳石症的症狀類似,但仔細排查仍然可以分别出來。
三、耳石症怎麼治?耳石症病因複雜、臨床診斷困難,所以在治療上也有一些難度。以往臨床主要是采用抗耳内眩暈藥物緩解患者症狀,但整體治療效果有限。随着臨床上對該病認識的愈漸深入,手法複位被用于臨床治療,獲得了明顯效果。這裡就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耳石症的方法。
Barbecue手法
患者先從坐立位轉換到平卧位,頭部朝向健康側,翻轉90°,身體翻轉到健側,同時面部朝下;再向健側翻轉,保持患側側卧,最後回到坐立位,每個動作在眼震消失之後都維持1min,之後開始下一個動作。治療時間為7天。
Appiani法
患者正坐位,目視正前方,然後快速躺向患側,保持這樣的位置1-2分鐘,直到眼震消失或者明顯減弱。然後頭快速向朝向天花闆的方向旋轉45°,并保持這樣的位置1~2 min,眩暈消失後緩慢坐起。
強迫側卧法
患者向健耳側或患耳側側躺持續大約8~12 h,使耳石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橢圓囊。經過手法複位後,向地性眼震患者向健側卧位8~12 h,背地性眼震患者向患側卧位8~12 h,頭部略擡高20°~30°。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促進耳内的循環,改善内耳的淋巴水腫,減輕内耳壓力,降低前庭感受器的靜息電位,促進前庭的代償,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該藥物應該怎麼吃,需遵醫囑而定。
最後提醒大家,當眩暈出現時,除了冷靜下來仔細感受身體上出現的症狀,對自身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判斷,更應當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耳鼻咽喉科就診,進行專業的前庭功能及影像學的相關檢查及治療,以免贻誤病情。
參考文獻
[1] 冷輝,李媛.知否?知否?眩暈多從耳入手[J].中醫健康養生,2019(04).
[2] 姚文婷.手法複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耳石症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04).
[3] 楊蘭芳,趙洪嶽.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辨治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20(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