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自己家剛辦完喪事能否參加喪事

自己家剛辦完喪事能否參加喪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5:41:47

自己家剛辦完喪事能否參加喪事(參加老家辦喪事)1

婚喪嫁娶乃是平常老百姓生活中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筆者也參加了許多這樣的活動。可最近筆者遇到的一次喪事活動,感覺排場蠻大的,喪禮活動中暴露出一些陳規陋習,與當前倡導的移風易俗主導思想格格不入,并且在喪禮現場還出現了許多奇葩事。

下面,我就聊聊這次奔喪之行。

01

事情起因是我老婆的大娘去世。本來我是可以不去的,可老婆給單位請假想去老家參加大娘的殡葬,單位以疫情尚未徹底結束為由,沒有批準。

沒有辦法,我隻好代勞了。

老婆的老家距離市區近80公裡,是一縣城所在地。

當天一大早六點,我就趕緊爬起來,為了趕上當天的正喪儀式。來之前嶽母電話叮囑道,一定不能遲到,注意自己的穿着。(非常重視!)

走之前,老婆也交代,這種事,就是幫個人場,不需要做什麼,但人一定要到。(千叮咛萬囑咐!)

因為路上拐彎接了一位媳婦老家的表哥,最終還是遲到了,9點鐘才到。

大娘居住在縣城中心,繁華地段。

車子剛開進小區,遠遠就望到,小區中心廣場四周布滿了藍色氣球,氣球下面是簇擁着一排排花籃,上面插滿了菊花。廣場中央搭建了一個偌大的靈棚,旁邊擺放着紮好的紙馬、紙房子、紙彩電等等,許多身穿白色孝衣的親友,或坐、或站,圍在靈棚周圍。這場面、這排場真夠宏大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大人物的葬禮,其實就是當地老百姓的普通葬禮,可見當地老百姓對葬禮的重視程度。這在我們城市社區絕對不會允許擺出這麼大的場面。(這是奇葩之一)

自己家剛辦完喪事能否參加喪事(參加老家辦喪事)2

所謂的職業替哭人。

停好車子,我和這位老家表哥,快步走到靈棚前,面對大娘的遺容磕了四個頭。這就是所謂的奔喪。

靈棚分前後兩部分,後面擺放着棺材,大娘的遺體還躺在棺材裡,據說是租的冰棺,最近天氣炎熱,為防止屍體腐爛。遺體已經擺放了2、3天,需要選個好日子火化。

前面擺放着供台和遺像,兩側跪拜的都是男丁,都是侄子和侄孫,我内弟的孩子隻有7歲,此時正趴在草叢上。女孩是絕對不能進靈棚的。這就是老規矩。(奇葩之二)

嶽母也在現場,他叮囑我趕緊把孝衣換上。我在一位主事表哥的帶領下,領到了我孝衣和白鞋。

換好孝衣和孝帽,又回到了人群之中,呆呆地站着。我發現大家的表情都是比較呆滞的,有的在低頭百無聊賴地玩着手機,等待着下一步的儀式。

02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呼我,該上禮了。我在一位老家姐姐的帶領下,來到了禮台。我完全摸不清裡面的套路。老婆來之前,告訴我,關于上禮的事,侄女是一個标準,聽姐姐們就行了。

老家姐姐說,侄女這一輩統一标準是500元,另外,還要300元的聽響費用,260元哭喪費用。奉上禮金這是對死去親人的慰問,本無可厚非。可這整出來的聽響費用和哭喪費用,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你說奇葩不奇葩?(奇葩之三)

這老家姐姐解釋說:“聽響就是給請來吹喇叭的費用,哭喪錢就是給替哭人的費用。”

自己家剛辦完喪事能否參加喪事(參加老家辦喪事)3

原來在當地,舉辦葬禮都要請吹喇叭的,烘托葬禮氣氛,相關的費用攤銷在我們出席葬禮的親人頭上,可就請幾個吹喇叭的,分攤到每個人頭上也不至于300塊嗎?這不明顯是借機斂财嗎?(說的有點重!)

哭喪費用就讓人啼笑皆非了,當地也是有請人替哭的習俗,找人替哭就得有費用,一般都是主事人找好替哭團隊,一些不會哭的親人隻要出錢,到時候在葬禮現場,由他們來替親人哭。

我想不明白的是,雖然我上交了替哭費用,可我又不準備參加喪禮的全過程,到時候,進行哭喪儀式時,我又不在現場,我咋知道,有沒有替我哭。這分明又是一種在葬禮現場收錢的理由。

我心裡這麼想,又不能反駁投訴。呵呵,我一個侄女婿在這種時候,隻能被綁架消費。心裡活動一下可以,說出來可就不妥了。

在上禮台,我交完禮錢,準備登記老婆的名字時,被後邊排隊的姐姐叫停了。她表情嚴肅地說:“不能登記我老婆的名字,隻能寫我的,這是老家規矩。”

我隻好照辦,我心想,這是老婆的親大娘,治喪的名單還得寫我,我不就是個外人,真搞不懂。

老婆還說我啥都不懂,她說,她們老家的婚喪嫁娶活動, 登記的禮金名字都是我的,因為我是當家的。(真是奇葩!,這分明是重男輕女)

上完禮錢,我又回到了廣場上,繼續傻站着,等待下一道儀式。

将近中午,天氣非常炎熱 ,身披一身孝衣,捂得我滿頭大汗。

周圍的親友,要麼低頭玩手機,要麼相互在聊天,我站在其中感覺非常尴尬 ,都是老婆的家的親戚,我又不太熟。

我趁人不注意,溜出廣場,回到了車裡。

大約又過了一個鐘頭。

手機鈴響。

“開始燒紙了,你去哪啦?”嶽母催道。

“媽,我在附近,沒走遠。”我回答道。

說完,我趕緊一路小跑,回到了小廣場。

其實,燒紙就是面對去世親人的遺像,再一次磕頭行禮。

隻見,一位親友緩慢走進靈棚,行作揖磕頭禮之後,小碎步跑向棺材旁,猛然半蹲下來,右手捂着臉部,嚎啕大哭起來,大約持續十幾秒鐘,又恢複原狀,變臉如此之快,令人佩服。之後,該親友走出靈棚,臉上又恢複了剛才的表情,似乎一滴眼淚也沒有。

下面,一個個的排隊,流程一樣,動作也一樣。

輪到我時,我也隻是磕頭作揖,嚎啕大哭的舉動,真做不出來,也學不像。

之後聽說,這燒紙行禮,簡單多了,要是在農村老家,這磕頭行禮叫二十四拜,總共有24個動作,一套行禮也得10多分鐘,所有的親屬都要走一遍流程,就這一道磕頭禮,也要花費一天時間。

我想起來前幾年,我老婆三大爺去世的時候,在農村辦的喪禮,比這還複雜,就這24拜,我學了老半天。

03

燒完紙,行完叩頭禮,我又有回到車裡,繼續幹耗着,等候招呼。

期間,遇到了我内弟媳婦。估計我們都不是直屬親戚,她向我吐槽了一番這冗長無聊的老家喪事。原來她向我一樣,對這陳規陋習很有看法。

她無奈地說,我内弟要在呆好幾天,直到下葬之後,才能回去。内弟是侄子也就罷了,7歲的孩子也要在這守靈好幾天,這不是折騰人嗎?

最可笑的是,喪事主事人問内弟媳婦,她的父母也要來,上禮,行禮。

“我就是個侄媳婦,還要拉扯我的父母來出份子錢,”内弟媳婦說道,“這關系扯得也太遠了,真的無法理解,這奇葩習俗。”

她表示,等到上一輩人去世之後,不會搞得像這樣,大張旗鼓地折騰活人。

我對她的不理解,深表同感。

巧合的是,我的親大爺也是剛剛去世,我作為侄子也是關系很近的,也隻是參加了大爺的下葬儀式,當天去,當天就回來了。

如果是在媳婦老家,作為侄子的身份,起碼守靈就得三天。

時間一點點耗去,一轉眼到了中午,參加喪事的親屬都被拉去飯店吃飯了。

下午,還要接着繼續喪事活動,我也不太懂,反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習俗。

吃過午飯之後,我給嶽母說,我下午要去單位值班,不能在這呆太長時間。

嶽母雖然不太情願,但還是同意我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腦子裡一直盤旋一個問題。都什麼時代了,老家這種帶有封建殘餘思想的喪禮習俗還這麼盛行,表面看起來,是對過世親人的悼念,其實這就是在折騰活人。參加喪禮的年輕一代都不太能接受這種沒完沒了的繁瑣流程,可現場沒有一個人對這種落後習俗表示反對。

可見,這種陳規陋習已經深入到當地人的骨子裡,想要革新葬禮習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如果你持懷疑态度,你就是對老祖宗的大不敬,誰還敢沒事挑戰權威呢?

筆者認為這種帶有封建殘餘思想的陳舊喪禮習俗保持盛行,是基于以下三點:

1、我國北方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尤其是靠近山東周圍這一帶,深受愚昧喪葬文化的荼毒影響,親人去世奉行厚葬的觀念,尤其在農村地區更為突出。媳婦老家靠近山東邊界,好多習俗和孔孟之鄉一樣。

2、面子在作崇。葬禮儀式排場大,在周圍鄉親面前有光,如果葬禮活動辦得簡單的話,怕别人笑話,而且是對親人的不孝。

3、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地人思想比較落後、頑固,不願意接受先進文明的生活觀念,也不想革新固有的習俗。

對此,你怎麼看,你們遇到過這種奇葩習俗的葬禮活動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