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開始盛行。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挂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闆上題寫門神名字。
2、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詳細内容:春聯,起源于桃符(周代懸挂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闆)。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闆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闆,“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闆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開始盛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