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官服的顔色上,明朝規定:一品至四品穿绯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綠袍;未入流雜職官服與八品以下相同。
2、明代給每級官員都設計了一種動物圖案作标志,把它繡在兩塊正方形的綿緞上,官員常服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這種就是補子,這種官服就叫補服。
3、據《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補子圖案:公、侯、驸馬、伯:麒麟、白澤;文官繡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黃鹂,九品鹌鹑。
4、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法令規定: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襲唐宋朝服的式樣,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内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绶,頭戴有梁冠。官員的等級通過冠的梁數和绶帶的不同紋飾表示。明代官員們在重大朝會的場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腳硬幞頭和盤領寬袖長袍組成。袍服的顔色根據官品而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