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檔次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燭龍,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帝俊是《山海經》裡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陽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後羿、黃帝和蚩尤等被神話的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屬。燭龍(燭九陰)在《山海經》裡是人面蛇神的異獸形象,但從它呼氣成風,主宰四季更替和晝夜變化的能力來看,這應該是上古時代的自然之神。人類曆史上最早出現的神應該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經》隻有帝俊和燭龍,卻沒有記載地神。道教神話裡的地神“後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經》雖然也記載了後土,但他是共工的兒子,誇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時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領。
2、第二檔次是太陽神羲和與月神常羲,分别代表着太陽崇拜和月亮崇拜。《山海經》提到的羲和、嫦娥,都是天神帝俊的妃子,她們的地位比帝俊低。人類對日月等天體的崇拜現象,是天空崇拜的衍生物,可以追溯到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而中國的太陽神和月神,都是女神的形象,大約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從神話流傳的區域來看,她們是上古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
3、第三檔次是西王母和東王公,分别代表女性神和男性神。在道教神話裡,西王母是西方主神,也是女仙的首領。東王公是東方主神,是男仙的首領。根據王國維先生的研究,西王母和東王公在上古時代已經出現了,與東夷和華夏兩個族群有很深的曆史淵源。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中國東部比西部更早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因為部落首領的性别不同,神話人物也開始出現差異。有一種觀點認為,《山海經》裡的西王母是生育之神女娲的原型,東王公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原型。這2位上古正神,在漢代衍生出許多神話人物,他們代表了華夏文明發展的曆史階段。
4、第四檔次是上古四方神,他們分别是東方木神句芒、西方金神蓐收、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海神禺強。這4位上古正神是華夏四方的區域神,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據曆史學的研究,四季和五行觀念的産生,不會早于夏朝。也就是說,《山海經》裡的上古四方神,是夏朝以後的神話傳說中才出現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