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地位怎麼樣

孟子地位怎麼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0:23:58
前言

本篇文章内容皆出自《孟子》,是我通過較為深入的研究後,精心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言論。凡所取材,皆孟子主旨思想,中正之說,精辟之辭,以及盡可能于當今社會猶不乏借鑒之言論。

由于曆來譯注大同小異,本文的所有翻譯皆屬一家之言,但絕對尊重原文。為了使大家能夠更輕松地閱讀,部分白話内容稍有潤色,以達通俗易懂之效果。若有不合心意之處,海涵同時請不吝批評指正。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1

1.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白話:君子對于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着,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白話:尊敬自家老人以擴充到尊敬别家老人;愛護自家小孩兒以擴充到愛護别家小孩兒。

3.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産,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白話:沒有固定的産業,卻有堅定的信念,隻有“讀書人”能做到。至于普通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産業,随之就沒有堅定的信念。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會胡作非為,無惡不作。等到犯了罪,然後就用刑法處置他們,這是在坑害百姓。

4.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白話:前行,或許有種促進的力量;停止,或許有種制止的力量。前行或停止,不是人所能左右的。我之所以不能與魯侯相見,天意呀!臧倉那小子怎能幹涉得了?

5.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白話:你向往勇敢嗎?我曾從孔子那裡聽到關于大勇的話:如果反躬自省,覺得自己理虧,那麼即使對方是一個卑賤的人,我也不會去恐吓他;如果反躬自省,覺得自己理所當然,那麼縱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會勇往直前。

6.“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白話:公孫醜問孟子:“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回答:“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它作為一種氣,極其浩大,極其剛健,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加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然而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必須要有經常性的善行培養而成,而不是偶爾做點好事就能獲取的。一旦你的行為問心有愧,這種氣就會缺乏力量了。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2

7.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白話:沒有同情心,不是人;沒有羞恥心,不是人;沒有謙讓心,不是人;沒有是非心,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種開端卻說自己做不到,這是自己害自己;說他的君主做不到,這是害他的君主。既然自身本有這四種開端,就要懂得擴大充實它們,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湧出一樣。如果能夠擴充它們,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擴充它們,可能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白話:正義之師,支持的人就多;不符合正義,支持的人就少。支持的人少到了極點,就連親戚都會背叛他;支持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他。憑着天下人歸順的優勢,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的劣勢。所以,君子要麼不戰鬥,戰鬥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白話:富貴不能使我淫亂,貧賤也不改變操守,威武不能使我屈服,這就叫大丈夫。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3

1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白話:愛别人卻得不到别人的親近,那就應反省自己仁愛是否不夠;管理别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省自己才智是否欠缺;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别人相應的禮貌,那就應反省自己是否缺乏恭敬心。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該反躬自省。

11.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白話:人必先自取其辱,别人才會侮辱他;家必先自搞破壞,别人才毀壞它;國必先自身腐敗,别人才讨伐它。

12.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白話:擁有廣大的土地,衆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們的樂趣并不在此。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撫四海的百姓,君子以此為樂,但他們的本性并不在此。君子的本性,即使主張大行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生活窘迫不堪,也不會因此而減損;因為他的定位很明确。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已根植于内心,生發出來的神色是溫潤和順的,流露在臉上,充盈在肩背,貫通到肢體,肢體的動作,不必言說,就能使人明了。

13.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白話: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百姓的支持,便可獲得天下;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民心,便可獲得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4

1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白話:自我殘害的人,不可跟他有所交流;自我抛棄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為。言談不符合禮義,就是自己殘害自己;自身不能遵守仁義行事,即是自我抛棄。仁是人們安适的精神住宅;義是人們正确的前進指南。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舍棄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1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白話:真誠是天道運行的規律;追求真誠是人道的法則。至誠而不能使别人感動,這是未曾有過的事;不真誠,從未有感動别人的。

16.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刍豢之悅我口。

白話:嘴巴對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對于聲音,有相同的聽覺;眼睛對于顔色,有相同的觀感。一說到心,難道就偏偏沒有相同的地方嗎?心的共同點在哪兒?即在理,在義。聖人不過先掌握了我們内心相同的東西罷了。所以理義使我内心喜悅,就像美味佳肴使我吃得開心一樣。

17.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白話: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仇人。

18.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白話:君子深入鑽研大道,目的是要切身體悟;隻有切身體悟才能處之泰然;處之泰然,造詣才會越來越精深;造詣深厚在運用時就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應該對道有切身體悟。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5

19.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白話: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具備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并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并且能感化他人叫作聖,聖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叫作神。

20.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白話: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隻是因為存心不同。君子心裡時刻存在着仁與禮。仁者愛人,有禮的人尊敬别人。愛别人的人,别人也同樣會愛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同樣會尊敬他。

21.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于禽獸又何難焉!”

白話:假設有個人,他以粗暴蠻橫的态度對待我,那麼君子必定會反省自己,我一定還有不仁的地方,無禮的地方,要不這種态度怎麼會沖着我來呢?反省後确實沒毛病,那人的粗暴蠻橫仍然如此。君子必再次反省,我一定還沒有盡心竭力。經過反省,确實問心無愧,那人的粗暴蠻橫還是不改,君子心裡就說:“這不過是個狂人罷了!同禽獸又有什麼區别呢?對于禽獸又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22.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白話:君子有一輩子所應追求的事情(暗指道),則沒有一日的憂愁。

23.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财,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白話:世俗所說的不孝,大概有五種情況:四肢懶惰,不顧父母的奉養,這是一不孝;賭博嗜酒,不顧父母的奉養,是二不孝;貪财好色,不顧父母的奉養,是三不孝;放縱欲望,使父母蒙羞,是四不孝;好勇鬥狠,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24.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白話:水的确沒有東流、西流的定向,難道也沒有從上往下流的定向嗎?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向下流。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沒有不向下流的。假如拍打水讓它飛濺起來,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住水道讓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所迫罷了。人之所以會做壞事,是由于他的本性也像這樣受到了逼迫。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6

2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白話: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我就舍棄魚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想擁有的,正義也是我想擁有的;如果不能兩樣兼得,我就舍棄生命而堅持正義。

26.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白話: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了那條正路而不走,喪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曉得去尋找,可悲得很呀!一個人,有雞和狗走失了,便曉得去尋找;善良之心喪失了,卻不曉得去尋求。學問之道沒有别的,就是把那喪失的善良之心找回來罷了。

27.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白話:有天賜爵位,有社會爵位。仁義忠信,樂此不疲,這是天賜的爵位;公卿大夫,這是社會的爵位。古時的人,修養自己的天賜爵位,然後社會爵位就随之而來。現在的人修養天賜爵位,就是為了追逐社會爵位。得到社會爵位以後,就丢掉了天賜爵位,那實在是太糊塗了,最終必然連社會爵位也喪失掉。

28.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白話:仁能夠勝過不仁,好比水能勝過火。但現在那些行仁的人,卻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撲滅一車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撲不滅,他就說是水不能勝過火。這樣就會更加助長了不仁之風,他也一定會把自己本來的仁德喪失掉。

2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白話:上天将要賦予某人重大責任,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勞累,吃上沒下,貧乏困頓,讓他所作所為受到幹擾,以此來磨煉其心性,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7

30.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白話:充分發揮心智,則可見到本性。見到本性,也就知曉了天命。常存善心,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短命與長壽都無所謂,隻管修養好自己的品德,去等待上天的安排,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31.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白話:尋求就能得到它,舍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就有益于得到,因為這是向内求。尋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運,這樣尋求無益于得到,因為這是向外求。

32.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白話: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真誠無欺,便是最大的快樂。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33.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白話:羞恥之心對于人而言太重要了。幹詭詐投機事情的人,是沒有地方用得着羞恥的。如果不以趕不上别人為羞恥,那又怎樣能趕上别人呢?

34.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白話:人不學就具備的能力,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事情,是良知。小孩兒沒有不知道敬愛自己父母的;長到一定程度,沒有不知道尊敬長輩的。敬愛父母,是仁的表現;尊敬長輩,是義的表現。沒有其它方法,将此擴充到天下罷了。

35.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白話:君子有三大快樂,而擁有天下卻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無故,這是第一大樂事;擡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這是第二大樂事;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大樂事。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8

36.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白話: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别的水域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别的言論吸引了。

37.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白話:隻是養活而不愛,那就如養豬一樣;隻是愛而不恭敬,那就如養寵物一樣。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禮物之前就有的。隻是表面恭敬,卻沒有真情實感,君子不做這樣的虛禮。

3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财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白話: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種:有如及時雨一樣滋潤化育的;有樹立品德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使人敬仰而私下效仿的。這五種,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39.公孫醜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白話:公孫醜說:“道确實很高大上,但就像登天一樣,似乎高不可攀。為什麼不使它變得容易些,好讓人每天都能孜孜不倦呢?”孟子回答:“高明的工匠不因為拙劣的工人而改變或者廢棄規矩,後羿絕不會因為拙劣的射手而改變拉弓的标準。君子張滿了弓而不發射,隻做出發射的樣子。把握中道而行,有能力學習的人自然會跟從。”

40.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白話:天下政治清明的時候,用道義施行自己的主張;天下政治黑暗的時候,用生命捍衛道義。沒有聽說過犧牲道義而屈從于他人的。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9

41.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白話:君子對于萬物,愛惜它,但談不上仁愛;對于百姓,仁愛,但談不上親愛。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4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白話: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尚書》。我對于《尚書》中的《武成》篇,就隻采取其中二三處罷了。仁人無敵于天下,憑武王那樣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樣最不仁的人,怎麼會血流得把木棒都漂起來呢?

4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國君為輕。

4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白話: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使别人明白。

45.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白話:修身養性莫過于恬淡寡欲。倘若一個人欲望淡泊,雖然有些許不善之處,但很少;倘若一個人欲望太強,雖然也有行善的時候,也很少。

46.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白話:教育的方法很多,我不屑去教誨的人,也是對他的一種教育。

4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白話:已然白話,故不翻譯。

48.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白話:上天還沒想平定天下,如果要平定天下,當今世上,除了我還能有誰堪當此任。

孟子地位怎麼樣(孟子那麼厚核心都在這)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