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第二段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第二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1:19:37

“人都到哪裡去了!” “讀書!”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第二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與學02)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解析

整體把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于1926年。這是魯迅人生中充滿變動,心情“空洞、蕪雜”的一年。所以“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的魯迅把目光投向了舊事,希望借舊事的回憶來排除苦悶,尋求慰藉。

這些回憶性散文以“舊事重提”為總名,陸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結集時改題為《朝花夕拾》。1928年由未名社出版單行本。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兩部分構成:“百草園中的遊戲玩樂”和“三味書屋中的讀書學習”。兩部分内容前後連接,表現了一個兒童的成長過程。

百草園本來隻是魯迅故家裡一個蔓草叢生、人迹罕至的極普通常見的園子,而在童年魯迅的眼中,則是“我的樂園”。作者先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兩句整體寫百草園,已能感受到魯迅叙述兒時趣味時的欣喜。

然後具體寫泥牆根一帶的抓蟲子、拔野草的不受拘束的玩耍之樂。在“我”的眼中,這裡的世界是神奇、生機勃勃、充滿樂趣的。雖然這麼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于是,文章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

這故事看似閑筆,卻富有情趣,寫出了兒童的心理,也賦予了百草園某種奇異的氣氛。接着又寫冬天的百草園,雖則“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于是又寫到“我”跟閏土父親學捕鳥的故事,那快樂、那情趣,盡在其中了。作者以童年“我”的視角,追憶童年的樂園,使讀者分享了美好的童真童趣。

文章的後半部分,作者選取行禮拜師、問“怪哉”蟲、大聲讀書三個片段來寫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真實而生動地地再現了幼年學習生活的若幹側面。首先是先生表面嚴厲實則和藹。“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

先生的寬容、淳樸、親切躍然紙上。而且“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這裡的“好起來”是一個孩子真切的感受。啟蒙教師的關愛使他産生了學習的興趣。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三味書屋的讀書過程也充滿了各種情趣:他們敬慕先生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了解新知。

他們也會一有機會就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之外的樂趣;他們還會趁先生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好一個充滿了既有學習氛圍又充滿了童趣的三味書屋!魯迅回憶起這段學習經曆時,充滿内心的歡樂溢于紙上,讓讀者也忍不住為之欣然微笑。

盡管在“我”的眼裡,“百草園”“三味書屋”同樣都充滿了“無限的趣味”,但“百草園”“三味書屋”确實是兩個不同的生活空間。在百草園中,“我”的生活是随意而充實的。每天所面對的都是一個五彩缤紛、神妙莫測的世界。

而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則是有限制的,而這限制正是成長要付出的代價。“我”在三味書屋讀書學習的開始,意味着百草園生活永久地遠去。魯迅為什麼會對兒時的趣味印象如此深刻并作如此生動的描述呢?在文章的首尾兩段可以找到答案。

開頭寫百草園“現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百草園賣給他人,已經失去了,但魯迅失去的不隻是現實的百草園,而且是童年的百草園。

結尾又寫到“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這東西”指魯迅小時描摹的那些繡像。這些繡像從藝術角度看沒有什麼價值,卻是三味書屋“讀書之趣”的象征。

所以對作者,特别是成年後的作者是無價之寶。可惜的是,這些飽含兒時趣味的“東西”幾乎可以肯定“沒有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眷戀,對童趣不再的歎惋,甚至對眼前生活的感喟,都凝聚在一句看似平淡的“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中,收到了“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首尾兩處的文字都混合了回憶的甜蜜和現實的苦澀,形成一個含蓄的呼應。雖然文章是以兒童的視角展開叙述的,但這畢竟是成年魯迅的回憶之作。很多地方都滲透着對人生的思考,展示着極其複雜的心理和情緒。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第二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與學02)2

素養提升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學習魯迅作品的寫作特色,體會其深刻思想内涵和情感,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1.初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單元是學習默讀的第一個單元,以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為主。不要一上來就對閱讀速度、深度等提出過高要求。教師可明确默讀的基本要求,在學生默讀時适時糾正不良習慣,或讓同學互相糾正,彼此促進。

課後可布置适當長度的閱讀材料,以課外鞏固和帶動課内,幫助學生迅速掌握默讀方法。

2.通過默讀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做筆記,在默讀中抓住關鍵語句和語段,迅速了解課文的大意,從整體上梳理行文線索,把握課文的整體内容。

3.把握文章的基本結構。文章标題用“從……到……”的句式,點明全文寫了兩個地方,即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應該引導學生以此為基礎,邊讀邊推測文章所寫兩大部分的内容,然後進行對照閱讀,從而準确地把握全文。

4.精讀課文的重要語段,學習魯迅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抓住特點、準确生動地描寫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詞造句的精妙。在此基礎上,把握文中的形象,比如美女蛇、私塾先生等。

5.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題。學習魯迅的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題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學生深入閱讀、體會課文的基礎上,可視學情适當引入批判說、成長說、追憶說、遺憾說等觀點,發起課堂讨論,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的理解,通過研讨達成一定的共識。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第二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與學02)3

問題探究

1.如何理解這篇文章的主題?

對于這篇文章的主題,曆來存在争議。

一是“批判說”。認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從而表現了魯迅對封建社會及其教育制度的徹底否定”。

例如作者對私塾老先生的描寫,刻畫了一個“死讀書、讀死書”的形象;特别是寫“我”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問題去請教他,卻遇見了“不知道”和臉上的“怒色”──說明了他是一貫體現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的典型腐儒。從而得出此文的主題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一是“兒童心理說”。認為貫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就是這篇散文的意境和韻味之所在。因此主題是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兒童熱愛自然,天真幼稚的歡樂心理。

還有一種是“對比說”。即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作對比,表現兒童熱愛自然的心理,同時表達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滿。這類觀點的代表有錢理群和王富仁。

錢理群認為:“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構成了魯迅童年生命成長的靈感空間,前者是一個大自然的空間、一個民間文化的空間,後者則是一個學校教育的空間。”“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鮮明對比,所提出的正是兒童的成長究竟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空間和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等問題。魯迅通過對自己童年生命成長的回憶,對這一教育學根本問題的思考,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個案。”

與錢理群的觀點相近,王富仁也認為“魯迅在這篇散文中,絕對沒有否定社會教育,否定人類更加切實地認識世界、認識事物、認識各類人的本質屬性的必要性,他提出的是怎樣更有效地進行人的教育的問題。”“對于成年的作者來說,這些細節卻有着更為豐富的含義。因為這些細節,恰恰是社會心理的反映,凝結着當時人們對教育、對文化的理解和運用。”

2.文章第2段的景物描寫有何特點?

本文第2段的寫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而且童年的魯迅一定多次好奇地摸過它,才會對這一特征念念不忘。

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态較别的昆蟲肥大,而且是兒童的特别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于寫油嶺“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具的感受。

第二,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顔色,“肥胖”“高大”“擁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這裡的景物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則引人想起夏末秋初;這與後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

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部分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部分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THE END

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

圖片/Unsplash

收集/謝冉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