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體記者 陳琦
随着國慶假期的結束,2023年的考研也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繼去年考研人數達到457萬之後,今年考研人數預計将突破500萬,報錄比可能擴大至4:1。
考研已然成為一片殘酷的戰場,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選擇考研時,如何備考就成為了一個難題。有人選擇在家自學,時間自由支配;也有人選擇到補習機構培訓,開始“魔鬼訓練”。記者采訪已上岸的學生,并了解市面上的考研培訓機構,了解考研大軍的備考之路。
已上岸學生:
自覺很重要 報班學習氛圍好
小鄭是一名今年7月份本科畢業的學生,去年12月她參與了研究生考試并順利上岸,于今年9月份開始了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的研究生生涯。回顧她将近一年的備考生活,她表示“自覺真的很重要”。
“我一共備考了10個月左右的時間,中途還有去上了半個月的線下集訓班。”小鄭告訴記者,所有公共課程她都是配合着自己購買的網課資源在家看書複習,隻有專業課報名參加了15天的線下的集訓班,花費了5000元。“對于城鄉規劃與設計這個專業來說,專業課最好是有老師指導複習,機構的老師會根據你想要考取的學校,定向地幫你獲取一些資料、題庫,并且還能指導你的學習。”
小鄭所參與的集訓班,吃飯和住宿都在學校裡,早晨起床就到教室裡畫圖,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晚上老師再來評講作業,每日如此。“隻要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作業,其他的時間都由自己安排。”小鄭表示,她并不是一個十分自覺的人,自己一個人獨處時很容易分心走神。所以她認為和其他同學一起上集訓班時,能夠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也能有效地幫助自己的學業,讓自己的情緒時刻“緊張”起來。
對于正在備考的學生,小鄭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建議。“在心态方面,很多人到考前一個月,都會覺得十分疲憊,學不下去或者複習不完。這時候一定不能放棄,要堅持下去。”在學術方面,她表示如果是不夠自覺的同學,建議還是要報一個考研班,讓老師督促自己。如果是自學能力很強的同學,一定要先定好自學的計劃再開始,不要做無用功。
培訓機構:
考研培訓機構五花八門 “協議班”十分誘人
随着全國研究生招生的規模不斷擴大,考研人數不斷上升,這使得研究生的考試競争也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五花八門的考研培訓機構也越來越多。記者通過了解發現,考研培訓機構有“全日制”,也有“自習營”,還有分别為“一戰”“二戰”學生制定的“魔鬼訓練計劃”,和不上岸可退費的“協議班”。
記者了解了幾家考研培訓機構,其中一家名為聚創考研的培訓機構老師告訴記者,機構一共設置了8種線下課程模式,分别是全年集訓、二戰集訓、半年集訓、暑期集訓、百天沖刺、考前密訓、寒假集訓、複試集訓。因科目、課時、形式不同,所以價格在1萬~6萬元不等。如有住宿需求,機構還提供全日制校區,且校區采取封閉式軍事化管理,班主任全程督學。
除此外,機構還提供協議班的班型,如果考不上心儀的學校,可以按要求進行部分退費,初試協議班退20%,通關協議班退30%。
在了解的過程中,記者發現目前市面上的考研培訓機構大多是以這種模式為主。有一些正在考研培訓班中備考的學生告訴記者,正是因為獨自學習容易分心,沒有學習氛圍,所以才報班上課;但也有部分考生表示,培訓機構會讓人産生依賴情緒,自己的意志力還是很重要的。“協議班是比較吸引人的,如果考不上的話還可以退回一部分學費,讓人的心理落差不會那麼大。”有學生表示。
律師:
協議班合同要認真審查
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考研熱的帶動下,考研培訓班的市場競争也尤為激烈,大部分機構紛紛推出十分吸引人的“協議班”,聲稱考不上可退費。所謂考研協議班,就是培訓機構與學員簽訂協議,如果學生未達成學習目标,沒有考上心儀的院校,可以部分退費或全額退費。這類課程的推出,讓不少考生都“蠢蠢欲動”。
考研協議班如此誘人,但現實确實如此嗎?其實,不少考研協議班裡也有“陷阱”的存在。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看到,有不少考生投訴表示,自己報名了考研協議班,也簽訂了協議。結果沒有考過,機構也遲遲不予退費,并且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還有衆多退費附加條件,甚至有些培訓機構直接“銷聲匿迹”。
記者咨詢了福建新世通律師事務所的吳曉珊律師,吳律師表示,現行法律法規并未禁止考研培訓機構與學員簽訂前述的“考研協議班”合同,如果協議是在雙方平等、自願并協商一緻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依約履行,否則構成違約,守約方可依約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針對合同中有可能存在一些風險的情況,吳律師提醒,建議學員與培訓機構簽訂書面的合同,且應注意審查合同條款的設置是否合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否明确,尤其是培訓機構退款的條件、時間、方式和違約責任是否明确。
編輯:陳悅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