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是一部缺點極其鮮明的作品,鮮明到不需要多麼高深的視角或是專業的分析去對其進行讀解。影片本身的劇情、人物、邏輯,都有種種難言合理之處,而技術層面上的攝影與剪輯,也粗糙得完全不像是一位成熟導演的手筆。最諷刺的一點是,《盲·道》最大的敗筆居然是導演李楊自己的表演。他雖然在外型上讓自己與主人公趙亮相當貼合,但是在整個人物的言談舉止、整體氣質上,卻高度失真。在影片的設定裡,趙亮本該是一個粗犷浪蕩、心思狡黠的社會人”,但是在李楊自己的诠釋之下,卻成了一個留着胡渣戴着邋遢的假發,隻會借噴髒話來發狠的一個文化人。應當說,除了那張臉,李楊沒有什麼像趙亮的地方,尤其是他念台詞時的語氣與強調,更加讓人瞬間出戲。同樣的失真,也存在于小女孩杜函夢的表演當中。小姑娘隻是空有一個盲人的架勢,但是在涉及撥弄盲杖之外的複雜動作型态時,便僵硬得像是在尴尬地擺拍。兩位核心人物不合格的表演,再加上不時出現得宣講布道般的說教對白,會讓人感覺像是誤入了一檔法制類節目。可以說,《盲·道》這些過于明顯的缺陷,是導演李楊無法繞開的症結。這些症結,大概也不是簡單地用投資所限”,或是審查所緻”這樣的理由能夠輕易搪塞過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