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人工養殖的蛤蚧與野生的區别

人工養殖的蛤蚧與野生的區别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8 13:19:42

  養殖的營養不如野生的。國内蛤蚧的數量已急劇減少,幾近枯竭。常成對出售,用量甚大。活體還被加工為各種中成藥,如蛤蚧酒、蛤蚧精、蛤蚧補腎丸、蛤蚧定喘丸等銷售國内外。 因此,每年僅廣西一地收購量即達數十萬對之多,由于大量捕捉,産量劇減,價格大幅度上漲,從而刺激群衆捕獵,以至陷于枯竭狀況。

  蛤蚧:

  蛤蚧一般指大壁虎,大壁虎俗稱蛤蚧(gé jiè)、又稱仙蟾,台灣稱為大守宮。體型較大,體長可達30厘米以上,頭長大于尾長。背腹面略扁,頭呈扁平三角形;皮膚粗糙,全身密生粒狀細鱗;體色有深灰色、灰藍色、青黑色等,頭、背部有深灰、藍褐等顔色橫條紋,全身散布灰白色、磚紅色、紫灰色、橘黃色斑點,尾有白色環紋。吻鱗不接鼻孔。背部粒鱗間散布的疣鱗約12-14縱列。指、趾間微蹼。尾基每側肛疣1個或2-3個,雄性肛前孔和股孔16-26個。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縫隙、石洞或樹洞内,生活于樹林、開闊地、山區、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間活動,主食昆蟲。多為卵生,每次産2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