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是東漢末年發明的,馬鞍是馬具之一,一種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軟物,形狀做成适合騎者臀部,前後均凸起。馬鞍也是蒙族人代表勝利的象征。放在騾馬背上供人騎坐的器具。兩頭高,中間低。馬鞍和馬镫是全套馬具中繼馬嚼和缰繩之後最重要的發明。在沒有鞍镫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于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缰繩或馬鬃并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緻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随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鬥力也不及後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