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的堿主要是純堿而不是火堿,也就是碳酸鈉,又叫蘇打、塊堿、石堿、口堿,廣泛應用于印染、制革、食用。古代最早發現某些海藻晾曬後,燒成的灰燼中含有堿類,用熱水浸取、濾清後可得褐色堿液用于洗滌。大量的天然堿來自礦物,以地下埋藏或堿水湖為主。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開始用食鹽、硫酸、煤、石灰石為原料生産碳酸鈉,是為呂布蘭法,并不難得。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勞動條件惡劣、産品質量不佳,逐漸為索爾維法代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