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了這麼一個問題,男人和女人之間,到底什麼是真愛,這就涉及到對真愛的定義是什麼。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人,都對這個問題産生很多的思考,因為女人是偏向情感型動物,所以更多的女人會對真愛充滿了幻想。
對于這個問題,曾奇峰老師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妙的回答。我當時聽完頓時感覺醍醐灌頂,似乎内心有個地方開竅了似的,這種觸動在我身體裡久久不能離去,所以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就讓這些對真愛充滿幻想的男人和女人清醒一下吧。
他說,如果真愛是重複了某種母嬰關系的特點,就像是絕對的依賴和絕對的信任的感覺,我認為成年人之間不會有這樣的關系,而且也不應該有這樣的真愛。
理由是什麼?因為任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人在關系中間的需要都是充滿矛盾的,或者說各種需要都是對立且統一的,幾乎很難能複制母嬰般的絕對依賴和信任的關系。
比如,我作為一個男人需要一個女人,隻是在某些時候需要一個女人,另外的時候我可能要麼需要獨處,要麼需要和另外的男人在一起,或者是要做一點跟男女關系沒有關系的事情。
而我作為一個女人,我也隻是某些時候需要跟一個男人有親密的關系,需要他的愛。但是另外一些,我更希望跟我的閨蜜去逛街,我更需要跟孩子在一起,或者是我更願意做一些與藝術有關系的事情,而不需要臭男人。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一些女性,她們會覺得,如果他們的老公出差的話,她們會非常高興,因為她們終于有了自己自由呼吸的空間了。但是,如果他老公死了,她們會非常不高興,因為出差就代表老公還可以回來。
無論男人,或者是女人,我們對于關系的需要,或者對愛的需要,不管是從程度還是從持續性來說,都跟母嬰關系是不一樣的。母嬰關系有什麼特點呢?母嬰關系中的嬰兒,他是一分鐘都不能夠離開媽媽的。
如果一個成年的男人或女人,她想追求類似這樣關系的真愛的時候,在心理層面上,她有可能就是在追求絕對的控制,或者說絕對的安全感,而這不是成年人的行為。成年人不會追求百分百的信任,也不會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
在人際關系層面,包括男女關系,如果有困惑的話,從精神分析角度,說到本質上,隻有兩個困惑。一個是關系中依不依賴對方,成年人之間适度的依賴是可以的,但過度的依賴對方,則有可能是母嬰關系的重現。
第二個是關于控制的主題。在人際關系中表現為,我必須控制對方要怎麼樣,如果對方不怎麼樣,我就會自戀受挫,或者說無所不能的控制感受挫,表現行為有兩種方式,要麼攻擊對方,要麼攻擊自己。
什麼是最大的控制?如果一個人想要追求永生,總想活着不接受死亡這件事,這就是最大的控制,因為老天不會讓我們永遠活着。
每個人從出生一直到最後死亡,事實上,我們始終處于失控狀态。如果一個人過分的害怕死亡的時候,他就可能通過過度的控制他人,來緩解自己失控的焦慮,于是他也會渴望我們前面所說的百分百級别的真愛。
當然,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個人跟我說,他一輩子活着就是要追求真愛的時候,我的本能反應就是要離開他,因為他需要我做的多麼完美,他才會認可我和他之間的感情,我才會達到他對感情所謂的真愛标準,這個實在是太有壓力了,幾乎無法做到。
不少人也在談論靈魂伴侶這個詞。曾奇峰老師說,這是一些人用靈魂伴侶這個貌似比較詩意的說法,來表達他想要在關系中滿足自己母嬰般的絕對控制和一刻不離的需求。實際上,這個詞是在對成年男女做了一個非常壞的催眠,不利于發展健康的男女關系。
事實上,真正的靈魂隻能獨行。就好像,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這個死亡絕對是他個人的事情。雖然過去曾經有一些男女有殉情的行為,本質上這是在沒有分化的關系中間才可能會發生的故事,為了所謂的真愛去殉情,而這種事情在現在社會已經越來越少,以後可能隻會出現在小說或者詩歌裡面。
曾奇峰老師說,人要一輩子活得幸福,就需要永遠地死了讓某一個人來理解你的心。如果你總是希望别人理解,你這一輩子最後隻會是失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