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傷,禍之門也——管住自己的嘴
“三緘其口”這個成語早都熟悉,知道是不肯輕易說話的意思。讀孔子家語之《觀周》,方知孔子觀周入太廟,看見右階之前有金人像,嘴上被封了三道——才有了“三緘其口”之說。而金人像的背後刻着銘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銘文中還說:“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看來,至少在周始祖時期就已經明确意識到管住嘴巴的極端重要性,那金人像的嘴巴不是被封一道,而是被封了三道!明确告誡人們口是禍門,多言多敗。
關于少說話,我國還有句成語叫“少說為佳”。都是勸誡人們要管住自己嘴巴的誠摯之言。實際上,古往今來,人們對“碎嘴子”是一直予以鄙夷的,在家裡,話多煩人,不安靜;在公衆場合,話多“鬧騰”,是噪音;在社交中話多難免有失,要麼傷人,要麼被人抓住把柄而難以開脫;在商界、政界,話多有失更會惹火燒身,壞了大事。我覺得還是提倡少說為佳,特别是在公衆場合,能不說的盡量不說,不能不說的長話短說,正式講話一定要想好了再說。
“少說為佳”這個成語後來也被人所诟病,成了被人們視為對錯誤現象不聞不問,明哲保身的一個貶義詞。我的态度是該說的必須說,但一定要說準确,說得恰當,說的有理有據,否則,不如不說。
請謹記:三緘其口,總比滿嘴噴沫子要好得多。少說為佳,乃君子之德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