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賞罰同一标準: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廣開言路);②嚴明賞罰(賞罰分明);③親賢臣,遠小人( 親賢遠佞) ,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
(3)分析形勢:① 不利的客觀條件: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觀條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無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5)臨危受命(創業艱難、患難與共的經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6)先後漢興衰原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7)出師目标(“大事”、政治願望):北定中原, 攘除奸兇, 興複漢室,
還于舊都
(8)三顧茅廬(追随先帝驅馳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9)表達感情: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