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點的到來。
2、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别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轼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3、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别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4、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5、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将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将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