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犇羴鱻骉讀音

犇羴鱻骉讀音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8:36

犇羴鱻骉讀音?羴、犇、鱻怎麼讀過傳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犇羴鱻骉讀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犇羴鱻骉讀音(羴犇鱻怎麼讀)1

犇羴鱻骉讀音

羴、犇、鱻怎麼讀

過傳忠

春節期間,地鐵大廳和車廂裡出現了一幅廣告,赫然寫着“年貨堆成羴,幫你提回家”兩行大字。怕一般人不認識,“羴”字上面還特意注上了讀音——“shān”。這樣,“堆成羴”就跟“堆成山”一個音了。接下來農曆是“羊”年,三個“羊”堆在一起“三‘羊’開泰”,多吉利。可惜的是,這“羴”字是“膻”的别寫,指的是羊身上特有的怪味,堆得再高跟“山”也毫無關系。

咱們漢字裡,一個字以“上一下二”的格式寫三遍,就成了另一個字。如三“人”為“衆”,三“日”為“晶”(光多為亮),三“石”為“磊”(石多即高,引申開去,“磊然”即“正大光明”),三“口”為“品”(多用口“品嘗”,能“品評”出“格”與“質”來)……諸如此類,都是從事物增多處着眼的。

“金、木、水、火、土”,古代是被視為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的,三次疊加就成了“鑫”“森”“淼”“焱”“垚”五個字。“鑫”意财富興盛,“森”指林木茂盛繁密,“淼”狀水勢浩蕩,“焱”音yàn,意為火花、火焰,這四個字大家還熟,“垚”字就較生疏了,音yáo,指“山高”也,“堯(堯)”字就是從這兒來的。最忙的是“火”,二火為“炎”;三火下面再架一木成了“燊”,音shēn,指火“熾盛”;四火成“燚”,讀yì,專用于人名裡。

有的字造得挺有意思,如“轟(轟)”,三“車”同行,會發出“巨響”,“轟隆隆”之類的詞就接踵而來,可見古時的車是頗為笨重。又如“骉”,三馬齊奔,音biāo,形容馬奔跑的樣子,好像徐悲鴻等大家的駿馬都呈現在眼前。再如“毳”,音cuì,它指的是“細毛”,毛多了反而細了。

這些字通常都是褒義,多嘛,好事。但也有不同的,如“姦”,三“女”構成,現已寫成“奸”,且内涵已從“淫”擴展,包含了多層意思,如“漢奸”。再如“掱”,音pá,通常寫成“扒”了,“扒手”即小偷,用上海話表達最形象——“三隻手”是也。

最後回到題目上來。前些年去東北,見有些飲食店,用的招牌同樣是三個字“羴犇鱻”,什麼意思?怎麼念?回來一查,原來是“膻奔鮮”三個字的别寫。羊有“羊臊氣”,越多越“膻”,“犇”同“奔”,多頭牛朝前跑,就成了奔,這個字能普及,與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童星”牛犇有關;至于“鱻”,原有“鮮”字,魚和羊燒當然“鮮”,但三條魚放在一起燒,也必定會鮮的,于是又多了個異體字。“羴犇鱻”怎麼讀?——“膻奔鮮”是也。

(摘自《新民晚報》2015年3月2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