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解說】
(廬山 )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峰巒高高聳立。從遠、近、高、低不同位置看廬山,所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 。難以認清廬山真正完整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廬山之中(隻能看到局部)。
【文學賞析】
蘇轼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 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 《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題寫在廬山西麓西林寺的牆壁上。
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詩。詩借廬山觀景之事,道出人們所處角度不同而看問題結論不同、如果狹隘片面就難以看清事物的真相的道理。
起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實寫遊山所見: 廬山丘壑縱橫、峰巒起伏,遊人處于東西南北不同位置,看到的景物千姿百态。第二句承接,實寫中帶着議論和總結。從而為後面的說理做出鋪墊。第三四句跳出廬山的秀奇景觀 ,奇思妙發即景說理:人們之所以不能看到廬山的真面目 ,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丘壑所局限。真理性的認識從前兩句的“看”中自然生成,使詩圓融一體而意境高妙,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思索的空間。
廬山的奇秀之景其實也是生活中許許多事物的象征 。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所謂“旁觀者清”,隻有走出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站在更在開闊的境地來看待事物,才會有對事物完整的把握。
該詩除了有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更有深刻的哲理啟人心智。其三四句已經融入生活成為人們經常引用的名言。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尋常,使《題西林壁》成為家喻戶曉的好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