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某個周末,29歲的我第一次去闵行區圖書館,那時的我是一名鄉鎮初中數學教師,家住鄉村,平時家裡還有地,農忙時也是家裡的勞動力。随着教學課件這個新事物的産生,教師們的教學熱情被點燃。看着大家用PPT、幾何畫闆等做出來的漂亮課件,當時我很想做一個特别點的課件。
雙休日,我來到闵行圖書館,查閱制作Flash通過編程實現交互效果的資料,為我在中學的數學課堂教學制作出新穎的課件作準備。
第一次進入闵行圖書館,一眼就看見白色的櫃台後面,坐着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女管理員,那種莊重的氛圍以及她的目光,讓我這名鄉村教師有點莫名緊張。穿着白色短袖襯衫的女管理員,臉輕輕一側,一個淡淡微笑:“小夥子,借書?”“對對對……”我就這麼笨拙地開始了在闵行圖書館裡的第一句對話。兩年之後,這位老師成了我的同事。
那天,我順利地借到了需要的所有書籍,但我舍不得就此離開圖書館。我找了個位子坐下來,一邊興奮地翻閱借閱到的書,一邊注視着周圍閱讀的人們。圖書館靜谧的空氣中,飄蕩着一種神秘原子,它豐富甚至豐饒,它有四通八達的神經,連接着當下、昨天與未來,連接着自然、現實與人類。
一年後,闵行區圖書館舉辦了區級“網頁制作”大賽,得知這個消息,我非常興奮。我徹夜準備,不知疲倦。猶如天注定,機緣巧合之下我獲得了區第一名,因而有幸認識了當時的館長張乃清老師。他樸素的外表下,掩飾不住的雍容氣度,是長期浸潤在圖書館裡養成的,猶如歲月在器皿表面形成的包漿。他是一位學者型的館長,是對闵行地區的民俗文化研究頂尖的存在,他親自編撰的相關著作就有幾十冊。從他的身上,令我對圖書館員的職業肅然起敬。
那次頒獎典禮後,張乃清老師與我促膝長談,相見恨晚。最後,張老師問我:“小闵,願意來圖書館嗎?”我幾乎是條件反射地回答道:“好好好……”過了一會兒,我還是把心裡的猶豫說了出來:“張老師,明年來可以嗎?今年我是初三班主任,這屆學生我初一帶起,不想中途抛棄他們……”張老師一秒都沒有猶豫地說:“當然應該這樣!平時周末有空也可以來坐坐。”他的眼神堅定。那一刻,我有種找到歸宿的感覺。
第二年,我入職了闵行圖書館,每天坐着莘吳線上下班,幾乎是從這條線的起點到終點,雖然路途漫漫,但我内心卻充盈幸福。
圖書館的老師們都很和善,當時的我被安排在信息部門,對我來說是如魚得水。在三個月時間裡,我自學完了一系列動态網頁制作的相關知識,甚至連各種頁面設計動畫等也有所涉獵。同時,向前輩陸老師也學了一部分圖形化的動态網頁制作方法。在那個很少有區級圖書館網站的年代,我們憑借着一腔激情開始做着自己的動态網站。那種興奮與激動所帶來的幸福,可以讓人在淩晨兩點還在敲鍵盤寫代碼。
在各位老師的愛護下我也快速地成長着。陸老師是當時的信息部主任,教授了我很多知識,除了軟件系統方面還有交換機、防火牆、服務器等硬件設備方面的各類知識,後來我還獲得單位CCNA的培訓名額。再後來我還開發了館内辦公OA系統,研究并編寫了微信機器人程序。一邊學習一邊收獲着,我也慢慢從一名普通員工成為了信息部主任以及現在的副館長。
每次經過我第一次坐過的那個座位,我都會下意識地望上一眼,坐在那兒的人不斷地變化着,也許是一位考研的青年、一位作家、一位以讀書為樂的老者、一位科學家、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城市建設者……
為我所愛的圖書館工作一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月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