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每秒。第一宇宙速度,指物體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也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環繞速度。
其他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當航天器超過第一宇宙速度v1達到一定值時,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場而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稱脫離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 公裡/秒。由于月球還未超出地球引力的範圍,故從地面發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 10.848 公裡每秒即可。
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從地球表面發射航天器,飛出太陽系,到浩瀚的銀河系中漫遊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亦稱逃逸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 公裡每秒。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選擇航天器入軌速度與地球公轉速度方向一緻時計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緻,所需速度就要大于 16.7 公裡每秒了。可以說,航天器的速度是掙脫地球乃至太陽引力的惟一要素。
第四宇宙速度:預計物體具有 110~120千米每秒的速度時,就可以脫離銀河系而進入河外星系,這個速度叫做第四宇宙速度。
第五宇宙速度:指的是航天器從地球發射,飛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大小,由于本星系群的半徑、質量均未有足夠精确的數據,所以無法估計數據大小。當前科學家估計大概有 50~100 億光年,照這樣算,應該需要 1500~2250 千米每秒的速度才能飛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