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13課

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13課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4 04:00:18
賣油翁

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13課(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學習點撥及對比閱讀)1

一、課文預習全解

1.目标導航

了解有關歐陽修的文學常識;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重點)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感受文言句子表達的簡潔之美。(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長處,善于向他人學習。

助讀資料

1.題目解說:

“翁”指“老人”“老頭兒”,“賣油”點明老翁的職業。題目點明寫作對象,表明文章寫賣油老頭兒的故事。

2.作者名片: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雲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豐(今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開創了“詩話”這一新的文學體裁,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詩話》。

3.背景資料本文選自《歸田錄》卷一(中華書局1981年版)。歐陽修作文強人的獨創性,強調“道”重于“文”。(道,思想内容。文,形式、文采。)

本文是作者采用筆記體寫小精悍的小說,它通過賣油翁和陳堯咨之間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13課(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學習點撥及對比閱讀)2

二【主題概括】

這篇筆記小說通過陳堯咨與賣油翁之間的問答,告訴人們“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誡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使有長處也不應該驕傲自滿。

三【結構梳理】

陳堯咨:善射、自矜—忿然一笑遣之

賣油翁:睨之、微颔—手熟爾—酌油

四【疑點解析】

疑點:談談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該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

解析:對待自己的長處要謙虛,樂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斷然不能像陳康肅那樣驕傲,看不起别人。而對待别人的長處要保持一種欣賞、表揚的心态,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一定要有寬廣的心胸,容得下他人勝過自己,并且善于借鑒别人的成功經驗,從中得到啟示。

五、點撥考法

語句翻譯應注意什麼?

文言語句重直譯,

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

古義現代漢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

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

領會語氣重流利。

【規範答題】

翻譯的步驟是:

一組詞,二串意,三順意。

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13課(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學習點撥及對比閱讀)3

六、課外拓展: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賣蒜老叟》

南陽楊二相公精于拳術,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一日,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挪揄之。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牆,陷入尺許,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牆,不能打人。”楊罵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縛于樹,解衣露腹。楊故取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叩頭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夾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

14.結合語境寫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旁睨而揶揄之()

(2)卒不肯告人姓氏()

15.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

16.短文塑造了楊二相公和賣蒜叟這兩個人物,他們各自有怎樣的特點?

17.你讀了這則故事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二)(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19·山東東營中考)【甲】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 q 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歐陽修《歸田錄》 6 ·【乙】族兄中涵知庭德縣時,近城有虎暴,傷獵戶數人,不能捕。邑人請曰:“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則一老翁,須發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聞此虎距城不五裡,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遂命役導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顧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嘯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虎撲至,側首讓之,虎自頂上躍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颔下至是闾,皆觸斧裂矣。乃厚贈遣之。

徐根 老翁自言賒臀千年,煉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掃 2則 之,不瞬;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缒不能動。《莊子》曰:“習伏衆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一一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釋】①此句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說透徹把握牛之筋節骨肉等内在結構,才能遊刃有餘。(輪扁)“斫輪”是說斫輪奧秘難以傳授,需要在實踐中領悟。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老翁手一短柄斧()

(2)至則老翁()

19.你從兩文中兩位老翁身上分别獲得怎樣的教益?

20.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共同之處及其作用。

微型寫作:

本文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态描寫,生動脈象地刻畫了陳堯咨和賣油翁兩個人物形象。你選擇恰當的描寫方法刻畫一個善良(或樂觀自信、沮喪、自私……)的人。(200字左右)

答案

14.(1)斜着眼睛看(2)最終

15.楊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後,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開楊二,隻見楊二已經摔得翻到一座橋外了。

16.楊二相公:驕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術,嘩衆取寵,炫耀于世。賣蒜叟:武藝超群,深藏不露。

17.強中自有強中手,不要驕傲自大,否則就會吃虧。

【《賣蒜老叟》參考譯文】

南陽有個叫楊二的,精通拳術,每當他在演武場傳授槍棒功夫時,來圍觀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牆一樣。有一天,有一個賣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還出言嘲笑他。楊二大怒,把老人叫過來,在他面前用拳頭打磚牆,拳頭陷入磚牆一尺多,然後輕視地對老人說:“老頭你能夠像我這樣嗎?”老人說:“你(這樣也就)能打牆壁,卻不能打人。”楊二更加生氣了,怒呵道:“老家夥你能讓我打上一拳嗎?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說:“我一個都快要死了的老頭,如果我死了能夠成全你的名聲,死了也沒什麼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樹上,脫掉衣服露出肚皮。楊二因此在十步外擺好姿勢,(他)舉起拳頭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點兒聲音也沒有發出,隻看到楊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頭說:“晚輩知道錯了。”原來當楊二想拔出拳頭時,卻發現已經被夾在老人的肚子上,動彈不得。楊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後,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開楊二,隻見楊二已經摔得翻到一座橋外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終不肯告訴大家他的名字。

18.(1)手持,手拿(2)竟然,原來

19.[示例一]賣油翁:高超的技藝“無他,惟手熟爾”(或高超的技藝,沒有其他奧妙,隻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獵虎翁:“習伏衆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或身懷絕技的人能夠折服天生神巧的人,天生神巧的人不敢經過身懷絕技人的家門)。[示例二]賣油翁:隻有反複實踐把握事物内在規律,才能達到得心應手境界(或遵循事物内在規律才可熟能生巧)。獵虎翁:高超的本領、深厚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艱苦磨煉、專心緻志的态度和頑強的意志去獲得。[示例三]賣油翁:不管本領有多大,都應含蓄内斂。獵虎翁:不管是練就精湛高深的技藝功夫,還是要獲得成功,都須有堅毅的心志。

20.[示例一]借事說理。作用:兩文叙述真人真事,從中引申出普遍的規律或道理。這種寫法深入淺出,啟人心智,發人深省,更具說服力。[示例二]描寫細緻傳神。作用:甲文“睨之”“但微颔之”的細節将人物輕蔑自負的情态表現得淋漓盡緻(或連用“置”等一系列動詞描述酌油過程,将娴熟技藝和自若神情具體細緻地展現出來)。乙文用“搏”“撲”“躍”和“奮臂”“屹立”等一系列動詞描述殺虎的驚險情景,将虎之兇猛與翁之武藝高強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示例三]擅設懸念。作用:甲文先說射技“舉世無雙”,而賣油翁“但微颔之”,這一懸念令讀者産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寫請來的老翁“須發皓然,時咯咯作嗽”,這樣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飯的請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簡陋,把虎喚醒等都形成了懸念。這樣寫令故事富有傳奇色彩,情節跌宕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示例四]運用映襯(襯托)。作用:甲文兩人身份、神态、對話構成映襯關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鮮明生動,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滿趣味。乙文“近城有虎暴,傷獵戶數人”與老翁深厚的功夫互相映襯,本領之高低優劣顯而易見。

21.略。[點撥]抓住人物特點,運用多種描寫方法生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