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讀是古代的官名。陪侍帝王讀書論學或為皇子等授書講學的人,稱為侍讀學士。為帝王、皇子講學之官員,其職務與侍讀學士略同,但級别要低一些。如宋代有翰林侍讀之官, 明清設置了翰林院侍讀,也稱侍讀學士。同時也是明、清時的政務機構。明初,統治者為另強皇帝專制,廢丞相,置華蓋殿、謹身殿、以官名較氏的翰林院編修、檢讨等大學士為顧問。至成祖時,以官品較低的翰林院編修、檢讨等官入午門内的文淵閣當值,參預機務,稱為内閣。仁宗以後,内閣權位漸高,入閣者多為尚書、侍郎,且不限于入值文淵閣,凡為四殿大學士,均為入閣,地位接近于宰相。清代相沿,内閣有三殿、三閣大學士,但因滿族貴族握有實權,參預重要政務者又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閣的成員,故内閣職權乃趨低落。至軍機處成立後,内閣成為傳布谕旨、發布文告的機構。然名義上,仍為清代的最高官署。詳見《明史.職官志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