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觸摸屏,大夥們肯定都太熟悉了。畢竟不少的差友們看文章,給差評君點贊,可都靠着這一塊小小的玻璃了。
然而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作為和大夥們有肌膚之親觸摸的屏幕,可能在未來會不夠用了。因為觸摸屏中的重要材料“ 铟 ”,在世界範圍内着實有些稀缺。
在不久前歐洲化學學會發布的“ 元素周期表”中 ,铟元素就被标成了橘紅色,被預測在 100 年之内會嚴重短缺。
甚至還有外媒報道在 20 年後,将沒有人能用得起屏幕。
雖然很多人可能連“ 铟 ”( yin )這個字讀啥都不知道,但在今天,差評君還是想借此和大夥們聊聊“ 铟 ”的故事。
首先呢,铟作為一種稀有金屬,在如今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其實就是合成為氧化铟錫( indium tin oxide 簡稱 ITO )。
說人話就是,它是制作導電玻璃的重要材料。
就拿電阻屏舉個例子,結構和夾心餅幹差不多的它,中間的金屬塗層夾心一般就是氧化铟錫,而它能導電。
在觸筆之類的硬物怼上去時,因為發生了形變,金屬塗層就接觸到了一塊兒。與此同時,整個電路電阻和電流也産生了變化。
再把這些變化轉化成數字信号,觸屏操作就完成啦!
如今用的比較多的電容屏,結構其實和電阻屏差不了多少,隻不過它測量的不再是電流和電阻的變化,而是電容的變化。( 原理其實大不一樣,就不細講啦 )
而其中也需要兩層的導電金屬塗層,來形成電容。
簡單地說啊,無論是電阻屏還是電容屏,它們都需要一個導電性好,但是又恰好透明度高的金屬塗層材料。
你說巧不巧,氧化铟錫就因它光學透明和導電的特性,成為了目前最好的人選。( 氧化铟錫是由三氧化二铟和二氧化錫這兩種氧化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 )
當然啦,這背後則也是經過科學家們的無數次試錯。
因為氧化铟錫的特殊屬性,它就這麼被廣泛地使用在了顯示器、太陽能電池等等這類既要透明又得通電的地方。
铟這玩意兒到底有多金貴呢?
這樣說吧,目前全世界預估的铟儲量隻有 5 萬噸,這其中真正能開采到手的,其實隻有 1.5 萬噸左右。
另外,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铟産量約在 700 噸左右( 7 成都去拿去做氧化铟錫了 ),這麼一算,铟妥妥的隻夠用 20 年。
那麼這麼說,铟這玩意的價格應該飛上天際,至少比黃金還要金貴吧!
查了查,好家夥,居然才 1165 元一公斤。。。一克居然才一塊多錢。
看到這或許就有差友會說了:差評君你不會是在耍我們吧。這價格絲毫沒有稀缺的樣子啊。
所以說很多時候,最大的謊言就是隻把真話說一半。
兩三年前,泛亞就靠着這類似的說辭炒作着金屬铟,并且用龐氏騙局的模式,讓大夥們投資铟。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差評君就不多細講了。
真話的下半句是,在世界範圍内铟确實稀缺,但是中國的儲量卻十分豐富,回收利用也做得很不錯。
其中全世界所探明的铟,有百分之七十在中國。
而且目前關于铟的回收産業鍊也已經較為完善,有着清洗 —— 回收 —— 再使用的一條龍服務。
這麼說吧,這些年來生産的屏幕明顯比十幾年前多了,但是原生铟的消耗量卻沒有同比例上升。
相反,铟的價格反而一跌再跌。
雖然沒有預料中的那麼金貴,但從總體來說,铟還是算是相對稀有的資源。
因為原生铟常常藏在犄角旮旯中,絕大多數都作為雜質存在于鋅、錫等礦中。所以铟的産量并不穩定,很依托于市場對于鋅和錫的需求。
對于那些铟資源本來就少的國家來說,铟就更顯珍貴了。
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中,铟就被列入了 35 種關鍵礦物名單中。
報告中這麼說:铟可以被認為是顯示技術的關鍵材料,因為它目前幾乎沒有替代品。
而美國每年有近三成的铟進口自中國。包括日本韓國,也都是中國重要的铟出口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目前铟還不可替代,中國又有最多的铟,世界的铟價還不是我們說了算?直接斷供這些國家一波,它們還不得直接急得跳腳?
然而不好意思,還真不是這樣。。。
因為另外一方面,這玩意兒咱們也不好賣貴,咱們的铟雖然多,目前卻用得不是好。因為國内的高端的 ITO ( 氧化铟錫 ) 産業不是很行。在 ITO 靶材的尺寸、密度、和生産效率上都落後日韓。
咱們的铟資源占全世界 70% ,但是國内約五成的 ITO 材料依賴進口。簡單的說,就是咱們低價賣原料,它們加工之後又賣回給我們。
所以相反,它們還可能會卡我們的喉嚨。。。
隻能說,咱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铟,有着全世界近半數的 ITO 需求,相關的産業如果能猥瑣發育起來的話,Carry 的舞台還是很大的好吧。
而目前,不少的科學家也還在尋找可替代铟的新材料。
例如在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就開發出了一種用氧化鎢和銀組成的納米複合材料。
這種材料把一層超薄的銀夾在兩層氧化鎢當中,整個結構的厚度不超過 100 納米。
他們的下一步,則是希望把這項技術大規模地應用在下一代的觸屏設備上。
當然,石墨烯也沒缺席,除此之外,納米銀線、納米碳管等等材料,也都在立志取代氧化铟錫。
最後差評君想說的是,或許在未來,铟的會被其他材料所替代。
但是目前為止,這些都還為時尚早。
但願國内相關的産業鍊能支棱起來,在這些需要技術積累的領域不求能彎道超車,也希望能穩中求進。
不然就真的浪費野區的資源了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