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機油粘度,大部分人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對機油标号中低溫粘度和高溫粘度存在錯誤理解。今天博Sir就幫大家糾正錯解,走出誤區。
黏度等級的完整标識為SAE xxW-xx,比如SAE 0W-30。SAE是美國汽車工程學會的簡稱,以SAE前綴代表采用的是美國汽車工程學會标準,這也是國際通用标準。那麼0W和30分别代表什麼呢?
坊間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觀點,認為W前的數字代表的是機油的傾點;W後的數字代表的是機油适用的夏季氣溫範圍(30就代表适用最高溫度為30℃、40為40℃)。
真的是這樣麼?
看懂下面這張圖表,謠言不攻自破。
從圖表可以發現,W前的數字确實對應着不同的溫度數值,0對應-35℃,5對應-30℃,10對應-25℃……以此類推,但這并非機油的傾點,因為機油在傾點溫度下幾乎是不能流動的,又何談保護發動機?實際上這些代表的是機油在該溫度下的一些低溫特性。
對比下面這兩張圖片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同樣0W-30的兩款機油,技術參數中的傾點一個是-60℃,一個是-50℃。這說明W前數字所對應的溫度并不代表傾點!否則這兩款機油的傾點都應該是-35℃。
短杠後的數值代表機油适用的夏季氣溫範圍的說法就更不靠譜了,發動機正常工作時,機油的溫度都在100℃左右,按這種說法豈不是沒有任何一款機油可以承受這個高溫!
那麼正解是什麼?
可以這樣理解,機油黏度的前半部分體現的是機油在大氣溫度下的黏度(低溫黏度),後半部分體現的是機油進入正常工作溫度後(100°C左右)的黏度(高溫黏度)。
W前的數字越小,機油的低溫起動性能就越好;短杠後的數字越大,機油的高溫性能就越好,高溫黏度越大。
讀懂了機油黏度,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1.低溫黏度的選擇
冷起動磨損是造成發動機磨損的主要原因,對于同樣黏度級别的機油,溫度越低,流動性會越差。而W前的數字越小,機油低溫黏度越小,冷起動保護越好。因此在冬季氣溫較低的地區,機油的低溫黏度越小越好。
2.高溫黏度的選擇
高溫黏度要根據發動機的設計需求來選擇,通常設計越精密的發動機,要求黏度越低。車輛的使用說明書中都規定了适用的黏度等級,這是嚴格按照發動機的設計需求給出的,因此是最适合的。
高溫黏度選擇過小,會造成密封性達不到發動機的要求,後果就是可能造成機油消耗過大,也就是俗稱的“燒機油”。
高溫黏度選擇過大,則可能會導緻發動機功率損耗上升,油耗增加,散熱變差。
綜上,對于機油粘度的選擇,低溫黏度我們可以根據車輛使用環境及個人需求适當改變等級,但高溫黏度建議一定按照廠家規定等級選擇。此外,對于老舊車輛,發動機由于自然磨損,各摩擦面之間的間隙會變大,密封性下降,出現功率下降,“燒機油”等問題。此時可适當提高機油的高溫黏度等級,比如5W-40改為5W-50,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發動機工作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