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是5月12日生日,1932年出生,今年八十八歲,熱熱鬧鬧,門庭若市,但是姥爺聽力不好,所以跟他聊天的不多,他也是逢人就點頭,讓你覺得他已知曉你的問候,讓你欣慰,他常常坐在客廳的床頭,面帶笑容,那一刻仿佛是經典般的存在。
姥爺瘦了,皮膚更黃了,身形沒有以前那樣寬闊了。記得三十年前,姥爺挑着扁擔,跟我一起去田地裡勞作,他認識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對他微笑,他是遠近聞名的好人,是一位有七個女兒,一個兒子的好人,那時候我走在他身後,他的肩膀是那樣寬闊,雖然一直不胖。小時候我起的很早,但是從沒有見過姥爺同時躺在床上,姥娘說,姥爺去地裡施肥了,姥爺去看病人了,姥爺又不知道幹什麼了。。。,好像姥爺從沒有停歇,我也喜歡坐在大門口那小小的門軸石上等姥爺回來,也不隻是我,還有那屋子裡聊天的病人們。
姥爺很少坐着,除非他讀書,否則,他就一直在勞動,一停不停,而他讀書的時候總是很會心,很專注,一動不動,也經常躺着讀書,因為他比較喜歡躺着讀書,讀着讀着就睡着了,如果身子朝裡你都不知道姥爺是在讀書還是已經睡覺了,而晌午總是有那樣一段惬意的時光,家裡很靜,村子裡也隻有知了的叫聲。
幾年前,我給姥爺買過一個電子書,也就是電子閱讀器,美國亞馬遜産的,上面有成千上萬本書,而我通過國内的商家提供的服務,可以微信免費推送古今中外的電子書,想看什麼有什麼,我覺得可以滿足姥爺讀書的渴望了。但是姥爺給我退回來了,不知道是真的不習慣用還是不舍得,亦或是他承受不了别人對他的好,而他對别人的好總是那麼的經常,而又顯得理所當然,。。。 每當看到躺在家裡的kindle,總是覺得遺憾,或許是我沒有親自給姥爺講解如何使用,又或許是沒有填補我心裡那柔軟的一處。
七年前,我拿着DV采訪姥爺,新年有什麼願望,姥爺很認真地想着,姥爺說他有兩個願望,一個是想去北京看看,一個是想去杭州,他聽說西湖很美。兩年後,來北京的願望滿足了,但卻不夠,來故宮卻沒看到珍寶,來北京也沒聽上相聲,沒有在茶館裡或戲樓裡聽上京劇,或許我應該武斷一些,這樣會完美一些,但是姥爺就是舍不得讓人為他付出,他覺得别人的好都是很重,重到片刻都不可承受,但這一段卻成為我的遺憾,我的未滿足,沒有實現的願望,成為了我的願望,每年都要想起幾次,引幾聲歎息。
兩周前,我回家匆匆一面,跟姥爺提及杭州之行,姥爺在我一句話後就點頭答應說行,很好,而姥姥卻在旁邊大聲的重複:"你聽見什麼了嗎?你就答應,濤說的是去杭州"。而姥爺面無表情,又嗯又昂,看樣子們應該是沒有聽見我說啥,老爺的聽力不太好,慢慢地他的腿腳也會不好,行動困難,如果那樣的話,對“好大一家人”來講都是遺憾。
一天的忙碌已經結束,子孫們已經散去,姥爺現在已經進入夢鄉,他的心髒不太舒服,可能時不時的要翻身,他的胃不舒服,今天吃的東西也有可能讓他的消化負擔加重,他的血壓高,可能經常将胳膊上舉,窗外的車水馬龍行将減退,姥爺或許睡得更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