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學巨匠,他一生創作并傳下了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蘇轼在詩、詞、文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後人更是争相從蘇轼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尤以蘇轼擁有在面對困境時曠達的人生智慧,最值得終生學習。而這方面從蘇轼的很多詞中都有體現,如《浣溪沙·遊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遊蕲水清泉寺》是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期間,遊蕲水清泉寺時所作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通過對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描寫,借景抒情,表達了蘇轼身處困境而自強不息、曠達樂觀的人生智慧。全詞寫景清新淡雅,抒情昂揚振拔,讀完讓人受益無窮。下面小編便向大家來介紹蘇轼的這首《浣溪沙·遊蕲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潇潇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
“蕲水”,古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清泉寺”則在蕲水縣城外的蘭溪邊。蘇轼這首詞的上阕描寫的便是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意思是:山下的潺潺溪水邊,剛生長出來的蘭草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刷的一塵不染,從松林中傳出來杜鵑的叫聲。
沿着蘇轼的視角,我們可以欣賞到一幅如畫般,繪聲繪色的風光圖。它所展現出來的一切景象,是那麼的幽美,潔淨,潇灑,且富有春天的勃勃生機和詩的情趣。同時這裡的潔淨景象,也象征着在這裡沒有那所謂官場的惡濁,有的隻是沁人心脾的自然美景。為抒寫下文蘇轼的人生情懷做了環境的烘托。
正是這樣的環境,啟迪了蘇轼,使蘇轼迸發出昂揚的靈感。于是下阕首句便以使人感奮的議論開始,“誰道人生無再少?”誰說人生就不能回到那少年時期?然後蘇轼便即景取喻,以極富有情韻的語言,叙寫人生智慧,“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
這兩句的字面意思是: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歎時光的飛逝啊!“白發”和“黃雞”在古代常常被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如白居易曾在他的《醉酒》一詩中說:“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醜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绶系未穩,鏡裡朱顔看已失。”
但蘇轼在這首詞中卻将它的意思反過來用,告誡人們不要因為衰老就徒發人生的悲吟之語。而是應該要有不服老的精神,要有對生活、對未來的樂觀進取的态度。自強不息,便能夠煥發出青春的光彩。而蘇轼能夠在自己的貶谪生活中,不為其感傷低沉,可見蘇轼在面對困境時曠達的人生智慧。
綜觀蘇轼的這首詞,其面對困境時,所采用的曠達人生态度,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所以既不要感歎衰老的太快,也不要感歎時間流逝的太快,而是以一顆曠達、自強不息的心去珍惜當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