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和圖賞
在小米手機十年的末尾之際,小米再次推出了數字系列叠代更新機型——小米11,這是該公司為數不多的一年兩次大版本更新。
和以往不同,這次發布的隻有小米11,并無Pro,可能是後續單獨亮相,再次提起小米手機的熱度。所以,我們這次聊小米11的同時,順便展望小米11 Pro。
衆所周知,小米手機的數字系列一直是堆料,雖然這幾年不提“為發燒而生”的口号,但回顧曆代産品,他們整體還是秉承了這句話。有人說,小米就知道堆料,說這句話的人可能是在吐槽小米的外形設計,堆料本身并無原罪,如果料不堆起來,還談什麼旗艦、談什麼高端。
說回小米11,在未發布之前,手機後蓋設計就已傳出,有人說醜,有人說仔細看挺好看,到底如何?來看參數表格,再來看圖賞。
小米11玻璃版提供黑、白、藍三種配色,素皮提供煙紫、卡其兩種配色,我們手中這款為玻璃版的白色。
手機包裝,這次特别把哈曼卡頓标識印在了正面
包裝
手機正面
正面邊緣
正面邊緣
小米11正面采用一塊四曲面屏幕,但曲率并不大,減少了頂部邊框的寬度,屏占比相比前代進一步提升,由于是四曲面屏幕,邊緣處是邊框包屏幕,側面實體鍵也随之下移。
對于曲面屏,有人喜歡有人煩,不喜歡的原因是打遊戲時邊框容易産生誤觸,實測小米11誤觸并不多,查了一下是該機頂部和底部内置了兩款全新握姿傳感器,實時監測手機握持狀态,配合最新的防誤觸算法,所以減少了四曲面屏的誤觸,細節到位。
手機屏幕
左上角挖孔
小米11這塊屏,絕對能撐得起小米手機有史以來最好屏幕的稱号,大小為6.81英寸,三星E4材質,整體亮度提升,最高1500nit亮度,功耗卻得到了15%的降低,而且是一塊高分辨率屏幕,具體為3200×1440,是小米數字系列首款支持高分屏的機型,其它還有120Hz高刷新率、480Hz觸控采樣率,支持同時開啟WQHD 和120Hz高刷。
其它還有JNCD≈0.38 △E≈0.41、DCI-P3顯示、10億色顯示、HDR10 、前後環境光傳感器、8192級自動亮度、康甯Victus大猩猩玻璃等特性。
小米11和小米10(左為小米11)
對比前代小米10,小米11的屏幕更細膩,顔色看起來更舒服,但下巴寬度沒有減少太多。
手機背面
小米11背面為AG玻璃材質,不易沾染指紋,是目前常見的工藝,摸起來舒服就完了,我們直接來說這個相機布局。
後置相機布局
可能是内部構造原因,小米11的相機布局沒有再豎向排列,那麼留給小米設計師選擇的不多了,要麼圓形要麼矩形,但總要有辨識度,所以小米11采用的是圓角矩形相機布局,第一眼看起來确實不好看,但看的時間久了,反而有點順眼。
設計這東西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筆者也不好說,我認為還能接受。
後置相機布局
另外,小米11後置相機模組的蓋闆是一體式玻璃CNC加工,機身邊緣天線隔離帶是超窄設計,按鍵邊緣全部是噴砂處理,這次的做工,上手之後真正有高端那味了。
對比小米10背面
對比小米10背面
對比小米10的亮面玻璃,AG多了一份素雅,沒有那麼張揚,兩種顔值不相上下,如果亮面不收集指紋的話,現在也不會是AG稱王。
以往小米手機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小米11這次做了減負,機身厚度為8.06mm,重量為196g,原因是它采用了更小巧的電容電感貼片規格,盡管加工難度更大,但體積降低3/4,因此整機更加輕薄。但是啊,在電子産品中,輕薄和堆料應該是相悖的,小米數字系列作為堆料機型追求輕薄真的好嗎?
機身側面為電源鍵和音量鍵,電源鍵表面是CD紋理設計,盲觸的時候容易分辨
機身底部為揚聲器,形狀類似“聲浪”的設計
機身底部的SIM卡槽
但是啊,用戶可以在購買新機時選擇套裝版,包含55WGaN充電器和線纜,而且和标準版同價3999元,你會選擇哪款呢?
充電器和線纜
最高支持55W的輸出功率,體積尚可
小米11(玻璃版)素皮紡織保護殼
接着我們來看另一個版本,即小米11雷軍簽名版,和普通版的區别隻有後蓋和包裝之分。
二、系統體驗
我們手中這台小米11運行的是MIUI 12,版本為0.9穩定版,由于MIUI 12已經在其它小米/Redmi手機評測多次介紹,這裡節省篇幅,主要看一下小米11獨有的新功能。
小米11最高支持WQHD 分辨率,也就是3200x1400,同時默認開啟了智能省電模式,能根據場景自動切換分辨率,更加省電,并且支持開啟120Hz刷新率,遺憾的是并沒有Redmi K30S那種變速高刷技術,似乎是隻有LCD高刷屏才擁有。
既然支持了高分辨率,那麼相應的功能自然也安排到位,值得一提的是超分辨率增強,可對低清圖片或視頻進行智能分辨率增強,最大增強至1440p,不過僅部分應用支持,有待後續适配更多App。
注意,小米11有一項名為邊緣防誤觸的功能,顧名思義是為了減少曲面屏幕帶來的誤觸,支持在不同區域識别,上下兩側有着硬件握姿傳感器,這個細節值得點個贊。
三、性能
核心配置便是此次重點,小米11全球首發獨占骁龍888,具體參數就不列了,浪費篇幅,隻要知道在Android陣營中屬于頂尖水準就可以了,不再是三叢集,而是真正的1 3 4架構。
此外骁龍888最大升級之處在于AI方面,集成全新設計的第六代高通AI引擎,理論算力高達26 TOPS,相比上代平台來講性能提升高達73%,能效比則提升了三倍。此時就會有人問了,這個AI引擎到底有啥用?
簡單來說,AI引擎是針對主流的機器學習算法所具有的一定特征,提升計算層面的運算過程,實際落地多方面加速,以系統為例,一顆SoC如果有較高的算力,那麼它提供的API可以被任何應用程序使用,比如人臉識别,增強安全性,學習用戶使用習慣,一定程度減少耗電,包括小米手機内置的小愛同學的學習、AI拍照等,以及小米11這次主打的“計算攝影”,都是AI引擎的實際應用。
因此,高通骁龍888主要升級之處并非隻有CPU和GPU,AI引擎也是需要關注的地方,下面我們說回性能。
除了骁龍888,小米11配備了滿血版LPDDR5,主頻進一步升級到3200MHz,數據傳輸速率提升至6400Mbps,是目前最高速率的手機内存規格,我們使用安兔兔跑分來直觀體現,骁龍888到底有多大提升。
經過實際測試,小米11的安兔兔跑分為721941。
子成績方面,CPU成績為199254,主要得益于X1超大核的引入,不再是三叢集,而是真正的1 3 4架構,其中X1負責沖擊高性能,三顆A78是持續性能,A55則是負責日常使用,減少功耗。
GPU成績為315406,骁龍888集成了Adreno 660,相比上代提升35%,MEM方面達到了110531,小米11這次用上的是滿血版LPDDR5内存,主頻進一步升級到3200MHz,數據傳輸速率提升至6400Mbps,是目前最高速率的手機内存規格。
UX成績為96750,部分歸功于120Hz刷新率,說起這個高刷屏,它的應用給手機帶來明顯的流暢體驗,絕對是用了回不去。
存儲測試方面,小米11的成績為60587,符合UFS 3.1閃存的表現,不過應該是經過了軟件優化,順序讀的速度要快于普通UFS 3.1閃存的機型。
四、相機
這次小米11相機硬件提升不是很大,可以理解,一億像素還有很多的打磨空間,繼續優化沒啥問題,這次主要加入了計算攝影軟件優化,就是利用到我們性能部分提到的AI引擎,效果會是如何,來對比前代小米10看一下。
在樣張之前,先列一下小米10和小米11的相機硬件,小米10後置為一億主攝(HMX、1/1.33''、7P鏡頭、1.6微米(4in1)、OIS光學防抖) 1300萬超廣角 200萬微距 200萬景深四攝;
小米11後置為1億主攝(HMX、1/1.33''、7P鏡頭、1.6微米(4in1)、OIS光學防抖) 1300萬超廣角(123°) 500萬長焦微距三攝;
1、白天樣張
拍攝時間為早上8點半左右,陰天有霧霾,光線不是很充足,系統版本為MIUI 12.0.9,默認相機功能。
對比小米10,小米11應該是縮小了主攝裁切,包含了更多物體和細節,其它方面兩者基本相同,高樓和朝陽基本相同,但小米10的顔色更深一些。
小米11的微距鏡頭就是Redmi K30 Pro搭載的那顆,有着非常優秀的微距表現,對比主攝來看,這顆微距鏡頭能拍出更多物體細節,有較高的可玩性,甚至能拍出屏幕的排列,受到許多米粉好評。
2、夜間樣張
拍攝時間為晚上7點左右,陰天,天色已經完全漆黑,小米10和小米11同時拍攝。
先來看第一組樣張,小米11開關超級夜景有着明顯差距,開啟之後亮度明顯提升,而關閉的時候,整體維持了較暗的效果,難道是小米做不到更亮?并不是,反觀早已發布的小米10,在關閉夜景模式時,同一場景的亮度就悶着頭往上提,有種傻亮傻亮的感覺,開啟夜景模式後,效果反差就沒那麼大了。
抛開是媒體機的緣故,小米這樣做的原因,讓第二組夜間樣張給我們答案。
我們來看第二組樣張,直接對比小米11和小米10未開啟夜景模式的樣張,小米10明顯是奔着暗部提亮去的,但遇到高光源,比如大橋的裝飾燈,就會出現過曝的情況,已經基本分不清裝飾燈有多少顆,而小米11則是維持了較好的表現,雖然也有一定的曝光,但效果甩開小米10好幾條街,開啟夜景模式後亦是如此。
通過對比,小米11的夜景明顯更讨好眼球,符合真實觀感,猜測背後是計算攝影的加持,也就得益于骁龍888的AI算力。
整體來看,小米11相機硬件升級不是很大,應該是給Pro版留出升級空間,猜測後者會用上一顆全新的CMOS。
五、續航和充電
小米11配備一塊4600mAh電池,對于優化完善的5G手機來說也夠用一天,具體來測試一下。之前續航測試不是很嚴謹,遊戲和視頻半小時已經不能決定手機最終續航,因此筆者利用安兔兔壓力測試功能,來進行超級耗電測試。
壓力測試是安兔兔評測内置的一項功能,通過進行約15分鐘的高負載運算來測試設備性能的穩定性,需要CPU進行了大量計算,故此耗電量相比視頻、日常使用等場景更大。
測試條件:不插SIM卡、設備連接Wi-Fi、開啟定位、電量完全充滿、屏幕亮度調至最高,開啟WQHD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關閉所有後台服務。
打開安兔兔壓力測試,不間斷測試,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設備剩餘電量。
在超級耗電測試下,小米11耗時160分鐘(2.6小時),這項結果是基于CPU一直處于滿載的情況下獲得,考慮到我們日常使用和亮屏時間,因此這個數據要換算為倍數,得出5個多小時的持續使用時間,注意是持續使用。
換句話說,小米11充滿電之後,如果按照筆者社畜上班的日常使用,維持8個小時不是問題。
提醒一下,目前這個耗電框架可能并不完善,後續還會增加新的方式,這裡僅供參考,一切要以實際使用程度為準。
充電方面,小米11搭載的是55W有線充電,以及50W無線充電和10W反向充電,由于時間問題,這裡僅測試有線充電為參考,畢竟日常使用最多的還是有線充電。
經過實際測試,小米11耗費50分鐘從5%充至100%,其中10分鐘充入41%,30分鐘充入83%,這個速度相比上代有着較大的提升。
六、總結
在寫評測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小米11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堆料是有,但沒有那麼猛,比如缺席了120W快充、120倍超遠變焦,但是在點亮小米11的屏幕之後,就豁然開朗。
縱觀小米曆代數字系列,沒有任何一款機型的屏幕素質能達到如此之高度,小米11的屏幕不僅超過同價位機型,而且跻身了手機行業的頂尖水準之一,也正如雷軍常說的那句口号——“堅持做感動人心的好産品。”小米11亦是如此。
相比前代,小米11提升是巨大的,并且不止限于性能,整機在工藝、充電、屏幕等多方面均有跨越,是一次相當具有誠意的叠代更新,遺憾當然是有,比如我心心念的IP68和頂級散熱材料,不過有句話是說給科技以時間,相信以後該有的都會有,另外希望價格一直保持厚道,不忘初心。
盡管配置沒有堆到極緻,但梳理小米手機産品線之後,就能看出現在發布小米11的原因,U1S1是為了搶先全球首發骁龍888,所以綜合配置來看,小米11隻是3999元的中杯,若是把料堆足,價格也會相應提升,後續的大杯甚至超大杯就沒了可升級空間。因此,按照中杯定位來說,小米11恰如其分,而且量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