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著名的話,意思是說如果上天要把治理天下的大任交給你的話,那麼,一定要先使你的精神、肉體受到磨難,隻有這樣,才能增長你的智慧和才幹。這段話不僅成為儒家的經典言論,也成為人在逆境中激勵自己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
然而,孟子是在特殊的曆史條件下說這段話的。當時孟子的學問很大,影響也很大,學生衆多,但總是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孟子認為,一代帝王興起,上天會賦予他五百年的國運;一旦過了五百年,無論怎樣都保不住這個朝代,無論這個朝代是否有德,都将被新的朝代所代替。為了證實他的理論,孟子還列舉了一些所謂的曆史事實:由堯舜到商湯的時代,湯有五百餘年,由商湯到周文王又有五百餘年,由文王至孔子有五百餘年。然而,孔子是有命無運的人,所以沒有能夠成為事實上的帝王,盡管這樣,他的學說成為萬世法,已經是沒有王冠的帝王了,這就是所謂的“素王”。但到了孟子生活的時代,周代已經延續七百多年了,仍然沒有改朝換代,應該怎樣來解釋這一現象呢?對此,孟子的解釋是,雖然在時間上周朝是過了五百年的期限了,但這是因為上天沒有想使人間治平,如果上天想使人間重新換一個有道德的朝代的話,除了自己,又有誰能夠擔負這個責任呢?
孟子說上述的話也許是自強不息,或許是自我解嘲,這些都不去管它了,值得注意的曆史事實是,凡是有作為的人沒有不是經過了一番艱難曲折的磨煉的,所不同的是,他們經受磨練方式有所不同罷了。
就拿春秋時期的五霸來說,首霸齊桓公是經曆了許多次失敗才聽從了國相管仲的建議,逐漸走上稱霸之途的;而晉文公的稱霸就更為典型了,幾乎完全是由于他個人遭遇的原因,才使他即位以後就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政治家,他的經曆似乎可以看作是孟子那段話的活注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