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閱讀古詩詞的好處,遠不止附庸文雅那麼簡單。中國古代詩詞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化遺産,是一種民族精神和血脈的傳遞。一些特别有價值的詩詞,老師們往往是要求學生們全文背誦。
固然,背誦是很吃力的,但是有的詩,句句都是千古名句,背不下來,真是太虧了,比如陸遊的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何謂愛國情懷?這兩句詩就是最好的诠釋。陸遊還有一組詩,共五首,題名《書憤》,也是天下讀書人都應該背的詩文。尤其是”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那一首,堪稱很多人心中的宋詩之冠。今天讀之,依舊感覺讀一次感動一次。很多人因此迷上了陸遊,成為陸遊千百年來衆多粉絲中的一員。
《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遊一生力主北伐抗金,然而現實卻未能如願。他也曾在抗金前線充當幕僚,但很快就被召回了後方。他的抗金主張,北伐願望,直到他死,都未能實現。這首詩寫于陸遊晚年,無限悲憤之情,噴薄而出,令人感懷不已。
早年的時候,哪裡知道世事竟如此艱難。多少次中原北望,卻不能金戈鐵馬,收複故土。依稀還懷念瓜州古渡的樓船戰艦在夜雪紛飛中前行,金戈鐵馬在大散關的秋風中集結待命。我也曾自比長城萬裡,渴望沙場征戰。可是對着鏡子,不得不哀歎自己的鬓邊早已經是白發蒼蒼。千古以來,隻有那諸葛先生的《出師表》堪稱豪情,為了蜀國鞠躬盡瘁。千百年來,誰能真正與孔明先生相提并論呢?
這首詩,是作者用生命在書寫,因而讀來感人肺腑。詩的首句寫詩人少年時代的志向。然而一個”艱“字,埋下詩人”憤“的根源。然而雖然多艱難,詩人依然氣勢如虹,時常中原北望,”氣如山“,潇灑豪邁!自古英雄出年少,陸遊當時這樣的少年英雄!
陸遊一生,也曾親臨前線,這是他一生最寶貴的回憶!鎮江的瓜州古渡,陸遊目送戰艦疾馳;南鄭前線,陸遊親見大散關雄兵集結。“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這是陸遊年少時代的豪言,在前線,他無限接近自己的豪言壯語。
然而随着愛國将領張浚等相繼失利,朝中主和勢力日熾。樓船瓜州,鐵馬秋風的盛景再也不能重現了。詩人等啊等,盼啊盼。然而隻能一次次聽到自己内心的呼喚。所謂“塞上長城空自許”,就是詩人一次次回味自己當初立下的壯志豪言。
可是,歲月又何等無情,“鏡中衰鬓已先斑”陸遊老了!志未酬而鬓先斑,痛心疾首的。“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裡心,執戈王前驅”(《夜讀兵書》)可見陸遊絕不是一個文弱書生,他有恢複中原的雄才大略。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自比諸葛亮,自己也有鞠躬盡瘁之心,但遺憾的是,他沒有諸葛亮的時運。諸葛亮可以鞠躬盡瘁,陸遊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沒有自覺,也沒有才華,便不會痛苦,;有了自覺,更有才華,能夠奮鬥一生,雖然結果敗了,依然千古流傳,如諸葛孔明。這就是陸遊這首《書憤》”憤“字的全部由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