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熊貓的學名實為“貓熊”,在一次動物标本展覽上,貓熊一詞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但人們習慣從左到右的讀法,所以“貓熊”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因此得名。
2、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于熊科。
3、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于貓熊科,進一步定名為“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
4、1940年,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标本展覽。由于古人的書寫習慣為從右到左,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但當時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從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貓熊”字樣被大家誤讀成熊貓。
5、“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于是,人們隻得将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