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中國農科院聯合多個研究機構,研制了全球最新一期高精度農作物空間分布數據産品,并于近日發布。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全球玉米收獲面積空間分布圖。中國農科院供圖
據中國農科院資劃所副研究員餘強毅介紹,受數據獲取條件等因素制約,在全球尺度開展農作物空間分布制圖研究面臨重大挑戰,已有同類數據産品大多停留在2000年,已經難以滿足當前農業、環境等領域的應用需求。
針對該問題,研究人員廣泛收集全球186個國家農業生産數據,在資劃所研制的《全球2010年500米分辨率耕地融合制圖産品》等空間數據的支持下,通過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中國農業科學院構建了農作物空間分布制圖全球協作網絡,聯合全球農業科研優勢單位,包括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等國際研究機構,廣泛收集全球186個國家農業生産數據,完成了全球水稻、小麥、玉米等42種主要農作物的面積、總産、單産空間分布制圖,首次将全球農作物空間分布數據産品更新至2010年。
這些數據采取遙感觀測與統計數據相結合的方法,确保數據收集無死角。同時,數據的加工、清洗、生産等環節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并利用全球協作網絡的優勢,通過同行評議的方式,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區域制圖結果進行嚴格的精度驗證,确保了數據産品的精度。
從2000年到2010年,10年之間,全球農作物分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幾種主糧為例,2010年,全球水稻、小麥、玉米的面積分别為160256712、215602998、164586904公頃。2000年,全球水稻、小麥、玉米的面積分别為154001935、214932133、136927573公頃。
研究人員将不同年份農作物空間分布數據進行對比發現,近年來,東歐、非洲、中國東北、印度西北、南澳大利亞等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明顯增加,而中亞和南美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顯著下降;除美國和歐洲外,全球玉米種植面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這一結果印證了全球“玉米繁榮”現象,尤其是在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玉米擴展迅速。
準确掌握農作物空間分布信息對于加強農作物生産管理、調控糧食市場、确保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餘強毅副研究員介紹,經全球學術同行及用戶評議,與曆史數據産品相比,該産品精度大為提高、覆蓋度大為擴展、可用性大為增強,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評估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支撐。
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智慧農業創新團隊與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等國際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農業科學計劃”等項目共同資助。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峥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