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采用 60kg/m 鋼軌、一次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新建正線以鋪設有砟軌道為主,長度大于 1 公裡隧道、隧道群地段及上跨既有杭長客專、滬昆高鐵和在建杭衢鐵路地段,鋪設雙塊式無砟軌道。有砟、無砟地段集中連續鋪設。正線鋪軌 189.309km,其中雙塊式無砟軌道 114.518km;有砟軌道 74.792km。聯絡線鋪軌長度 10.765km。
路 基
(1)正線路基設計總長 10.061km(含右線),其中單線路基長 0.486km,雙線路基長 9.575km,路基總占比 10.6%。同時修建至杭衢鐵路杭州方向聯絡線合計10.946km,單線路基長度 0.680km,占比 6.2%。
正線雙線無砟路基長度為 0.376km,雙線有砟路基長度為 9.199km,單線有砟路基長度為 0.486km。全線路堤總長 4.720km,路塹總長 5.341km,其中土質路塹 2.007km,軟質岩路塹 2.812km,硬質岩路塹 0.522km。
聯絡線路基均為單線有砟軌道路基,長度為 0.681km,其中路堤總長 0.420km,路塹總長 0.261km,均為軟質岩路塹。
(2)路基設計類型主要有邊坡防護路基、高路堤、陡坡路基、深路塹、軟土路基、侵限路基、臨近既有線路基等。全線軟土及松軟土路基 4 處/1.60km,陡坡路基 8處/2.0km,深路塹 5 處/1.34km,高路堤 2 處/0.9km,侵限路基 4 處/0.725km。全線水塘及沿河等浸水路基零星分布。
(3)路基面寬度與形狀
①時速 250km/h 有砟軌道路基
區間直線地段雙線路基面寬度 13.4m,線間距 4.6m,道床厚度 0.35m。區間直線地段單線路基面寬度8.8m,道床厚度0.35m。路基兩側的路肩寬度,雙線不應小于1.4m,單線不應小于 1.5m。路基面形狀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兩側設置不小于 4%的橫向排水坡。
②時速 250km/h 無砟軌道路基
區間直線地段雙線路基面寬度 13.2m,線間距 4.6m。無砟軌道支承層(或底座)底部範圍内路基面可水平設置,支承層外側路基面兩側設置不小于 4%的橫向排水坡。
③時速 160km/h 有砟軌道路基
區間直線地段單線路基面寬度 8.3m。路肩範圍内設電纜槽;接觸網支柱内側距軌道中心距離 3.1m。路堤的路肩寬度不小于 0.8m,路塹的路肩寬度不小于 0.6m。路基面形狀為三角形。基床底層的頂面和基床以下填料頂部應設 4%的人字形橫向排水坡。
橋 涵(1)橋涵分布
①正線
正線線路全長 94.822km,共有大中橋 39 座—30185 延米,占線路全長(以左線橋長計)的 31.71%;其中特大橋 8 座—23180.03 延米(含雙線特大橋 7 座—21529.65延米,單線特大橋 1 座—1650.38 延米),大橋 25 座—6591.90 延米(含雙線大橋 21座-5232.87 延米,多線大橋 3 座—898.1 延米,單線大橋 1 座—460.93 延米),中橋 6座—393.17 延米(含雙線中橋 5 座—356.71 延米,四線中橋 1 座—36.46 延米)。
備注:衢江站上行繞行段線路全長 5.776km,共有特大橋 2 座-2183.83 延米,占線路全長的 64.2%。
②引入衢州地區配套工程
杭衢聯絡線(上、下行)線合計長 10.946km,共有特大橋 4 座-8799.96 延米,占線路全長的 83.4%(橋梁長度分别按左右線合計)。其中單線部分 8169.55 延米,雙線部分 630.41 延米。
(2)橋梁結構
設計洪水頻率:橋梁 1/100;涵洞 1/100。
橋涵選型:正線雙線常用跨度簡支梁采用預制混凝土簡支箱梁,梁寬 12.2m。橋台一般采用矩形空心台。橋墩一般采用圓端型實體墩或空心墩。新建涵洞一般采用高速鐵路鋼筋混凝土框架箱涵,對填土較高及位于山區陡坡不能使用框架涵者,可采用蓋闆涵。橋梁墩台及基礎、涵洞均選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橋面伸縮縫采用彈性體伸縮裝置,欄杆采用鋼欄杆,防水層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防水層。
(3)重點橋梁
①衢江特大橋(DK8 893.76~DK19 481.57)
衢江特大橋橋址區位于龍遊縣小南海鎮及詹家鎮境内,橋址區沿線為沖積平原,局部橋台位于剝蝕丘陵,地勢起伏較小,地面标高為 35~81m。該橋沿線跨越鄉村碎石路、水泥路以及大面積農田地,衢江等。
跨越交通設施包括:杭金衢高速公路、衢江、G320 國道、滬昆鐵路和杭長高鐵、溧甯高速等。
橋址區在裡程 DK12 702~DK13 174 處跨越衢江航道,寬約 400~700m,橋梁上跨處寬約 473m,水深約 3~7m,水流緩慢,中間有孤島,寬約 200~300m,其主要及大氣降水和上遊的補給,受季節降雨影響較大。橋址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基岩裂隙水,其中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砂礫土中,其水位動态變化主要受控于大氣降水和地面蒸發以及地表水的影響,水位呈季節性波動。
全橋孔跨布置為:66-32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3-32m 簡支梁 1-(48 80 48)m
連續梁 9-32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24-32m 簡支梁 2-24m 簡支梁 1-27m 非标簡支梁 6-32m 簡支梁 2-(49.2 49.2)mT 構 1-(75 135 75)m 連續梁 38-32m 簡支梁 2-24m簡支梁 1-32m 簡支梁 1-(32 48 32)m 連續梁 1-32m 簡支梁 2-24m 簡支梁 27-32m簡支梁 2-24m 簡支梁 6-32m 簡支梁 1-(40 64 40)m 連續梁 3-32m 簡支梁 1-28.15m非标簡支梁 9-32m 簡支梁 1-(70 125 70)m 連續梁 2-32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1-28m 非标簡支梁 5-32m 簡支梁 1-(60 100 60)m 連續梁 29-32m 簡支梁 1-29m 非标簡支梁 1-(40 56 40)m 連續梁 11-32m 簡支梁 2-24m 簡支梁 16-32m 簡支梁 1-(40 56 40)m 連續梁 2-32m 簡支梁,橋梁全長:10587.81m。
墩台及基礎類型:橋墩采用雙線圓端形實體或空心墩;橋台采用雙線矩形空心橋台;全橋墩台基礎均采用鑽孔樁基礎。
施工方法:32m、24m 簡支梁采用預制架設施工;連續梁采用挂籃懸臂澆築施工。
位于衢江河道中的 120~127 号墩為深水基礎,根據水深分别采用鋼闆樁圍堰和雙壁鋼圍堰施工,其餘陸上基礎均采用常規方法施工。
②靈山港特大橋(DK23 368.75~DK27 852.27)
靈山港特大橋位于龍遊縣龍洲街道境内,橋址區沿線為沖洪積平原,地面标高一般在 47~85m,該橋沿線跨越村莊,農田,衢江支流,附近有公路,交通便利。本橋主要跨越 X713 縣道、靈山港、拟建 G528 國道(初設階段)及規劃 S319 省等。另本橋衢州端與杭長客專并行,跨靈山港處位于杭長客專上遊約 40m。
橋址區在DK22 535~DK22 675裡程段跨越靈山港(衢江支流),寬約 140m,水深約 1m。靈山港古稱靈溪,是衢江右岸支流,發源于遂昌縣白馬山北麓三井,北流經縣南靈山下曰靈山港,繞城南複折而東,又北入于衢江。橋址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基岩裂隙水,其中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填土、粉砂、中砂及圓礫土層等第四系土層及基岩全風化層,主要由大氣降雨及地表水滲入補給,填土層中富水性較好,流量和水位變動大,受季節或降水影響顯著。
全橋孔跨布置為:37-32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30-32m 簡支梁 1-28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6*32m 道岔連續梁 1-24m 簡支梁 1-32m 簡支梁 1-(32 48 32)m 連續梁 3-32m 簡支梁 3-24m 簡支梁 32-32m 簡支梁 1-(32 48 32)m 連續梁 2-24m 簡支梁 1-(60 100 60)m 連續梁 1-32m 簡支梁 1-24m 簡支梁 3-32m 簡支梁,橋梁全長:4417.765m。
墩台及基礎類型的選擇:橋墩采用雙線圓端形實體墩;橋台采用雙線矩形空心橋台;全橋墩台基礎均采用鑽孔樁基礎,樁徑根據不同跨度和地質條件分别有 1.0m、1.25m、1.5m、2.0m。
施工方法:簡支梁采用預制架設施工;非标簡支梁及道岔梁采用支架現澆施工;連續梁采用挂籃懸臂澆築施工。
隧 道
(1)隧道分布
正線全長 94.822km,共分布新建隧道 18 座,長 55.277km,占線路長度的 58.1%,其中 5km 以上隧道 5 座-34.925km,1~5km 隧道 6 座-17.663km,1km 以下的隧道 7座-2.689km。其中葉家殿隧道長 8.975km,為本線最長隧道。隧道分布情況詳見下表:
(2)隧道結構
隧道建築限界:正線隧道建築限界滿足《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 10621-2014)中規定的“高速鐵路建築限界輪廓”,軌面以上淨空面積為 90.14m 2 ,一般地段線間距 4.6m,當線間距大于 4.6m 時,隧道應設置加寬。
洞口位置及洞門型式:隧道洞口按“早進晚出”的原則确定位置,避開地形偏壓和不良地質,針對危岩落石防護進行專項防護設計。洞門形式根據地形盡量選擇斜切式洞門。
襯砌型式及襯砌支護設計:暗洞襯砌除Ⅱ級圍岩采用帶鋼筋混凝土底闆的曲牆複合式襯砌外,暗洞段其餘段落均采用帶仰拱的曲牆複合式襯砌,明洞段采用整體式襯砌,并按相關要求進行加強。Ⅱ級和Ⅲ級圍岩襯砌采用素混凝土二襯,Ⅳ級和Ⅴ級圍岩襯砌采用鋼筋混凝土二襯,并結合地質情況設置超前支護和鋼架。輔助坑道襯砌在避難所、救援站、井口淺埋或圍岩較差段采用複合式襯砌,其餘段落采用噴錨式襯砌。
隧道防排水設計:隧道防排水設計遵循“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對隧道排水會對環境産生影響的富水地段,采用注漿堵水,限制排放量。隧道襯砌混凝土抗滲等級不小于 P10,地下水發育和嚴重侵蝕性環境的襯砌抗滲等級不小于 P12。隧道襯砌施工縫和變形縫按照相關規範設計防水措施。
(3)輔助坑道(即斜井)
為滿足工期要求,對 4 座隧道設 8 處輔助坑道輔助施工,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進度。輔助坑道為雙車道無軌運輸輔助坑道,斷面采用寬 7.5m×高 6.2m 設計。輔助坑道設置如下:
#浙江鐵路##衢州頭條##麗水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