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的原文是“Cogito, ergo sum”,翻譯成英語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中文最常見的翻譯是“我思故我在”,但是這個翻譯是錯的。(甚至原句本身可能都是錯的,或者說,過于精簡的,笛卡爾本人在沉思錄中強調過,這并不真的保證一般意義上的“我”存在,而僅僅是強調主體的存在,這是“語言精簡”所不可避免的信息遺失)
“我思故我在”是一種蛋疼的文藝翻譯方式。正确的理解應該是,因為正在思考,所以存在一個思考的主體。“正在思考”要用“現在正在下雨”的方式來理解。英文中是說“It is raining”,然後我們會問“it”是什麼?顯然,沒有一個主體在下雨,“在下雨”就是“在下雨”。同理,對于思考來說,單憑我們現在正在思考的這個事實(這句話僅僅指代這個事實,其表述是有問題的,采用這個表述是因為沒有别的替代選項),實際上我們不能說“I am thinking”,我們隻能說“It is thinking”。“It”是什麼?和上面的一樣——僅僅是代指思考這個行為被執行了。而單純憑借這個,我們是沒有辦法推斷出存在一個“I”的,最多隻能得出存在一個“it”。所以笛卡爾這句話某種意義上說是先天上正确的。這就像是“現在有人在讀這一句話”永遠都是正确的那樣。
為什麼強調不能用“I”呢?因為這個地方牽扯到了人類意識的結構。首先,我們假設自己的意識具有統一性,其次,我們假設自己的記憶(以及人格)具有同一性,類似的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假設,這些假設都是假設而已,并不完全是正确的結論,而當我們在使用“I”的時候,我們同時還有可能蘊含了一個具有各種各樣性質的主體存在。而這是沒有辦法通過這一點證明的。
至于說笛卡爾的問題,其實他的懷疑論是沒什麼問題的,我思故我在如果解釋正确的話也沒什麼問題,而最大的問題是他用本體論論證證明了上帝存在,然後進一步說上帝不可能欺騙“我”,最後通過上帝打破了懷疑論。而關于上帝的本體論論證本身是一個無效的論證,因為存在并不是一種一階屬性。
事實上懷疑論不是通過這種樸素的方法來反駁的。認知的基礎也要更為複雜一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