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起源于中國北方的一道民間傳統面食。
馄饨的發明者沒有确切答案,根據起源由來,有下面三種說法:
1、漢朝匈奴之說:
相傳漢朝時,北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甯。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
2、道教之說: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馄饨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馄饨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馄饨”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将吃馄饨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隻流傳所謂“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3、西施之說:
相傳春秋戰國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得到了絕代美女西施後,沉湎歌舞酒色不問國事。冬至節将至,宮廷内外歌舞升平。不料飲宴之中,吃膩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悅,擱箸不食。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裡,她趁機跑進禦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的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嘗,連聲問道:“這為何種點心?”西施暗笑:這無道昏君,成天渾渾噩噩,真是混沌不開。她便随口應道:“馄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