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中銀證券 郝帥 丁凡 鄭紫舟)
一、時裝設計、生産銷售為一體,女裝市場領頭軍1.1 中高端女裝行業領軍者,發展勢頭強勁
欣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内領先的中高端女裝企業,主營高端女裝的設計、生産和銷售。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6 月,緻力于創造優雅時尚的高級品牌女裝,旗下共計七個女裝品牌,包括 Jorya(卓雅)、Jorya WEEKEND(卓雅周末)、ΛNMΛNI(恩曼琳)、GIVH SHYH(巨氏國際)、CAROLINE(卡羅琳)、AIVEL(艾薇)、QDA。公司擁有完整的生産供應鍊和品牌優勢,曾獲得奢侈品巨頭的投資。
2020 年 10 月在深交所中小闆上市。
公司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當下處于成熟發展期,表現為線上線下銷量增加和綜合優勢的不斷加強。
公司以自主設計為核心競争力,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鍊管理體系和直營模式,與商場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自營渠道網絡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客戶服務體系,提高了公司持續的盈利能力。
第一階段(1992-2014)為初創成長期。
公司在 1992 年創立品牌,2006年成立公司。創立初期抓住了國内女裝市場發展的新機遇,營業收入逐年增長。
在保持主品牌 Jorya 快速發展的同時,先後建立了不同定位的其它品牌,營收逐步增長。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最高值為 2014 年的 22.2 億元。
2011 年,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法國 LVMH 旗下私募基金 L Capital Asia 以 3.38 億收購其 7% 的股權,成為 L Capital 在亞洲投資的首家時尚精品服裝公司,與之聯手創辦了時尚精品子品牌 QDA。
2018 年 1 月,L Capital 将所持 7%股權以 5.18 億元轉讓回公司。
第二階段(2015-2016)為戰略調整期。
女裝行業由于受到宏觀及行業影響,訂貨量下滑,加上網購行業的沖擊,公司業績開始下滑,2015 年營業收入同比跌幅超過 18%。
公司自 2015 年起開始關閉經銷門店,推動直營化改革,逐漸由加盟模式轉變為直營模式,降低了資金壓力,有利于對渠道的控制。
第三階段(2017-至今):為調整恢複期。
在業績下滑後,公司繼續深耕線下店鋪布局,優化現有門店,針對高消費人群提供高端産品品質及服務,提質增效。
建設終端網絡,擴大公司營銷網絡覆蓋面,持續加大電商投入,2018 年提供電商專供産品,積極拓展抖音小店、小紅書等新興消費渠道,增強品牌傳播,吸引新消費者。受到疫情影響,2020 年公司營收下滑,2021 年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
今年消費市場複蘇勢頭不斷增強,零售消費增勢良好的背景下,公司業績也開始回暖,線上 銷量提升,門店自營化比例超過 80%。
公司在 2021 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 15.07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22.88%,同比 2019 年增長 10.81%;淨利潤達到 2.45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105.53%,由于線上業務快速增長以及線下單店收入快速提升,同比 2019 年增長 40.80%,表現出強勢增長的趨勢。
1.2 主品牌穩定增長,其他子品牌快速增長
公司創始人孫瑞鴻先生于 1992 年創建品牌 Jorya(卓雅),在成功運作該品牌,積累了品牌運作經驗後,公司創立和運作了後續 6 個不同定位的品牌,包括 Jorya Weekend(卓雅周末)、ΛNMΛNI(恩曼琳)、GIVH SHYH(巨氏國際)、CAROLINE(卡羅琳)、AIVEL(艾薇)、QDA,成功将 Jorya 品牌的運營經驗應用到其他品牌的運營中,豐富了産品風格,拓展了目标群體和市場。為實現品牌的差異化,公司對産品實行分品牌管理,每個品牌均設有獨立設計師和團隊,具有獨立開展設計的能力。
公司已經形成以 Jorya 品牌為核心、其他六大品牌共同覆蓋中高端女裝品牌矩陣,涵蓋 22~45 歲多年齡段核心客群,囊括 780 元及以上多個核心價格帶。
七大品牌金字塔式的産品結構,形成了風格多元化,價格差異化的多品牌矩陣,全方位,深層次的覆蓋中高端女裝市場。
Jorya 和 Jorya Weekend 是公司目前的核心品牌,占公司總營收的 50%以上,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Jorya 是公司創立最早、定位最高、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主打精緻優雅的設計風格,針對一、二線城市社會各界的精英名媛。
而 Jorya Weekend 的設計風格則更為簡約前衛,針對更追求時尚個性的都市女性,通過大力發展線上銷售渠道來擴大銷售規模。
兩個核心品牌近年不斷通過 IP 聯名,跨界合作,藝人合作露出等方式進行推廣營銷,以提升品牌影響力。
五年來,兩個品牌營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是:46.43%、49.65%、51.15%、51.4%和 52.7%,對公司貢獻較大且逐步增長。
子品牌中,AIVEI 表現突出,未來有望持續快速的增長。
近年由于“法式穿搭”風靡網絡,AIVEI 品牌業績增長明顯,其客戶群體主要是 25-38 歲都市精緻女性,品牌風格多為浪漫法式淑女小洋裝,未來也将持續發展線上經營,以實現公司業績增長。其它子品牌也在通過多種推廣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ΛNMΛNI 和 CAROLINE 在 2020 年通過七夕特别企劃和與“時尚芭莎”公益合作在線上線下 開展活動,傳遞出品牌的核心價值,提升品牌影響力。
1.3 家族制控股經營,管理層經驗豐富
公司實際控制人孫瑞鴻家族持有公司 65.11%的股份,股權較為集中。孫氏家族一直緻力于女裝的設計與研發,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為公司構建了完善的銷售體系和成熟的生産供應鍊體系。具體為孫瑞鴻先生、孫孟慧女士、卓建榮先生和孫馬寶玉女士,其中孫馬寶玉女士與孫瑞鴻先生為母子關系、孫馬寶玉女士與與孫孟慧女士系母女關系,孫孟慧女士和卓建榮先生系夫妻關系。
創始人經驗豐富,緻力設計研發,年輕管理層推動信息數字化轉型。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品牌創意總監孫瑞鴻先生長期負責品牌服飾的設計、開發和發展戰略工作。孫瑞鴻先生自 20 世紀 80 年代進入女裝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和管理經驗。
公司擁有以孫瑞鴻先生為核心的超過 370 人的專業設計團隊,每年推出 4000 個款式,研發設計投入超過 6000 萬元,占主營收入的比例平均為 4.2%,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董事長之子孫伯豪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2018 年進入公司,現任公司董事、信息管理部總監、廈門欣賀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是未來公司向信息、數字、智能化改革的重要推動者。
注重股東回報,分紅比例高。
公司注重股東回報,2020 年度現金分紅總額為 1.73 億元,分紅率為 46.58%,股利支付率為 96.87%。
公司制定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淨利潤為導向,有利于公司綁定核心管理層,利好長期發展。
拟授予 757.50 萬股,其中首次授予 606.00 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 1.17%,已在 2 月授予 42 名中高層管理幹部。預留 151.50 萬股,占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 0.36%,預留部分占首次授予權益總額的 20%,将在 12 個月内确定激勵對象。
2.1 高端消費市場景氣度高,中高端女裝發展勢頭強勁
中高端女裝市場消費潛力發展空間較大,行業規模提升動力足。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估計,2021 年中國中高端女裝消費市場價值為 2436.55 億元,較 2020 年同增 12.62%。
高端女裝消費者以都市中産、都市銀發和精緻媽媽為主,精神需求和個人審美情趣較高,對品質、設計及品牌消費意識持續升級,龍頭企業市占率有望得到較大提升。
高端女裝市場集中度較低,龍頭企業市占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據 Euromonitor 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7 月,玖姿、阿瑪施、珂萊蒂爾、雅瑩等頭部本土高端時尚女裝品牌市占率為 0.1%-0.3%,其中,朗姿、雅瑩、珂萊蒂爾表現較好,與2020 年同期相比,市場綜合占有率分别提高 0.39pct/0.30pct/0.14pct,而 UNIQLO 和 Adidas 單品牌市占率分别為 1.8%和 1.4%,遠超中國高端女裝前十品牌綜合市占率之和,市場集中度較低。
從 2021 年中國 top10 女裝品牌來看,其中 70%的品牌原産地位于海外,均價 372~3643 元之間的成衣最受歡迎。
目前,中國高端女裝仍處于快速成長期,在維持品牌時尚敏感度和産品質感的同時,單品定價維持高增長态勢,或将成為頭部高端女裝品牌市占率貢獻主力。
2.2 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共振,助力中高端女裝逆勢增長
網購滲透率穩步提升,女性消費升級促行業規模擴張。2020 年中國網購零售額達 27.33 萬億元,絕對金額同比下降 13.83 億元,但網上零售額滲透率同比增長 3.46pct,網購已成為主要消費方式。
網購主體為 20-49 歲女性,與中高端女裝目标客群重疊,該群體對産品的時尚度、質感和服務要求較高,産品力品牌力齊驅才能維持獲客動力。長期來看,設計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共振,将助力中高端女裝發展維持發展韌性。
網購拉動居民消費,女性購物者線上購物熱情高漲。
疫情影響下,2020 年線下購物有所收縮,推動網購成為主流消費的進程。需求端來看,2015-2020 年網購人數從 4.13 億人增長至 7.82 億,CAGR 達 14%,2020 年網購滲透率也穩健提升至 79.5%,中國網購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
消費結構來看, 2021H1 線上購物女性占比 51%,略高于男性,其中 20-49 歲女性為主要購買力,可見适齡女性線上購物需求較大。目前,頭部中高端女裝積極與天貓、唯品會等電商平台保持極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随着數字化轉型和會員管理系統升級的完成,下半年電商或将助力中高端女裝恢複高點。
深耕自主開發,以創新促發展。
中高端女裝以獨具特色的設計吸引高淨值客群,相對其他細分行業來說,中高端女裝進入門檻較高,研發比例常年維持在 2%~5%之間。
2020 年,欣賀在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占比方面居行業前三。研發投入方面,朗姿、歌力思、欣賀占比相對較高,分别為 3.24%/3%/3.22%;研發人員方面,錦泓、地素、欣賀自有研發人員占比居前列,分别為 12.1%/8.49%/9.20%。以創新設計延伸産品力與品牌力,促進中高端女裝産業持續平穩向好。
逐步關閉經銷門店,未來管理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自 2014 年起,公司将直營化改革納入計劃,對産品生産、運輸、入庫、門店銷售、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直接把控。在總渠道數量減少的同時,大大增加了自營渠道數量。
到 2021 年 6 月末,公司線下門店合計 506 家,其中自營門店 405 家,經銷門店 101 家。自營渠道數量占總渠道數量的 80.04%;經銷渠道數量僅占總渠道數量的 19.96%。
營銷政策統一,終端門店視覺形象一緻,門店成為公司品牌的有力推廣平台。
公司對每個品牌終端門店進行統一設計、統一裝修,使門店形象與品牌定位、設計風格、核心價值相融合。
公司通過櫥窗提升自身競争力,各品牌定期根據商品的主題、風格,重新設計櫥窗,并在商品上架前及時更換,保持櫥窗陳列與商品風格一緻,門店形象優化,進一步完善了顧客的購物體驗。
注重品牌形象打造,推廣方式多元,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公司通過供應鍊智能化、數字化分析,提高銷售和服務的針對性,持續提升線下門店的質量,驅動 VIP 人數增長,進一步提高了門店業績的收入貢獻。同時,公司注重旗下各品牌形象升級。
近兩年,公司積極拓展推廣策略,通過跨界合作、IP 聯名、品牌植入、專題策劃等多元化且符合品牌調性的方式,大幅提升品牌影響力。
公司注重電商投入,線上收入持續穩定高速增長。
随着女裝市場線上滲透率提升,公司越來越注重電商投入,進一步增大電商業務的拓展力度。
公司持續優化信息系統、強化供應鍊體系建設的政策帶來電商業務收入高速增長。
2019/2020 年,公司線上收入總額達到 2.65/3.86 億元,同比增長 49.83%/45.53%,維持較高增速。2020 年公司線上部分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進一步擴大到 21.03%,未來有望繼續擴大。
對電商體系進行改革,搭建新供應鍊體系。
公司主要采取四個步驟進行改革。
公司設立新電子商務,獨立運營互聯網業務。将電商事務部作為獨立公司進行管理,進一步增強對線上業務的管理能力。公司持續優化快反能力,提升倉儲物流部門的工作效率。公司引入新信息技術系統進行輔助管理。以信息系統為依托,有效提升線上供應鍊産品的調配速度,助力存貨周轉。
公司适當增加外協比例,控制商品成本。進一步強化自制生産和外協生産相結合的生産模式,有利于控制交貨周期,支持線上業務發展。
分拆線上産品線,區别定價線上線下産品,助力線上業務發展。
公司 2019 年成立電商事務部,針對線上平台推出電商專供款,将公司各品牌按照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劃分。其中,高端品牌 JR 以及終端品牌 GS 主打線下。其餘品牌則單獨拆分線上專供款,銷量占比在 10%-30%之間。
這些品牌中,線上專供款的價格均下探到 1000 元附近,充分激活線上購買力。
公司擴展線上宣傳思路,利用熱門自媒體平台進行品牌宣傳。
公司在線上利用微信、微博等熱門自媒體平台傳遞品牌訊息,進行新品發布、促銷活動、門店開業信息等資訊的發布,已經取得良好效果。
未來公司将進一步策劃線上活動與客戶進行互動,提升線上客戶的粘性,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
公司線上渠道由貨架電商模式轉向短視頻電商模式。公司自2019年起,線上業務主要集中于天貓以及唯品會等貨架電商平台。
近期,公司還積極開展線上渠道轉型。除了發展已有平台,進一步擴大線上銷售比重以外,公司未來還将開辟新的銷售渠道,與小紅書、抖音等短視頻 app 進行合作,推進線上業務持續穩定增長。
五、注重設計研發能力強,多渠道宣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産品設計由公司核心管理層親自負責,研發質量穩定。
公司董事長孫瑞鴻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即進入女裝行業任職,2006年加入公司起即負責公司服飾設計開發工作,現任公司品牌創意總監,負責主品牌設計工作。
孫瑞鴻先生于2012年8月被福布斯中文網評為“全球時尚界25位華人”,是業内公認的時尚領軍人物之一。
公司董事孫孟慧女士先後在多家服飾公司任職,具有相當的設計經驗,現擔任品牌設計顧問,負責公司副品牌的設計。
公司已經形成以孫瑞鴻先生為核心的設計團隊,設計研發工作穩定發展,品牌風格得到很好延續。
研發人員數量高于同行企業,研發團隊經驗豐富。
公司設計團隊員工數量明顯高于同行業其他公司,且近年來出現較為快速的增長勢頭。截至 2020 年底,公司共有研發人員 417 人,占比 9.2%,研發人員配備充足。
公司研發團隊員工中約 60%在公司設計團隊任職 5 年以上,人員整體保持穩定,為企業提供了優秀的創新動力。在團隊安排上,公司為每個子品牌都安排了獨立的設計團隊,子品牌設計風格穩定,差異化明顯。
IP 聯名促進品牌認知度提升,合适代言人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公司通過跨界合作、IP 聯名等方式 與知名 IP、知名設計師合作,打造爆款商品,利用 IP 原有流量提升商品銷量進而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
同時,企業通過與年輕明星合作拍攝産品圖,吸引年輕客群,降低企業消費者的年齡邊界,擴展企業産品受衆。企業未來還将進行一系列符合品牌調性的推廣行銷,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6.1 營收增長趨勢穩健,疫情後恢複未來可期
公司營業收入穩健增長,呈現較強成長性。
公司得益于自營渠道及電商渠道收入增長,營業收入不斷擴大。2017-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16.34 億元增長到 18.33 億元,複合增速達 3.91%,2018-2020 年增速分别為 7.72%/11.65%/-6.72%。
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略有波動。21 年 Q3 公 司營收達到 15.07 億,同比增長 22.88%,同比 2019 年增長 10.81%。
公司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疫情之後恢複較快,具有較強的成長性。
疫情之後,公司歸母淨利潤快速回彈。
2017-2020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1.92/2.06/2.42/1.78 億元, 2018-2020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别為 7.09%/17.76%/-26.41%。2021 Q3 公司淨利潤已達 2.45 億,超過 2019 年全年數據,同比增長 105.53%,同比 2019 年增長 40.80%(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線下表現波 動,且今年公司線下内生增長和費用控制能力變強)。
疫情過後,公司歸母淨利潤恢複勢頭強勁。在公司數字化應用及信息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下,未來期間費用将在精細化管理下得到進一步控制,歸母淨利潤增長勢頭強勁。
受疫情影響,公司毛利率略有波動,但整體保持穩定。2017-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75.31%/75.23%/74.68%/72.03%,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分渠道看,自營模式毛利率始終維持在 76%至 80%的較高水平,電子商務渠道毛利率有所下降。
營銷策略緊跟科技發展,數字化應用及信息化改革下期間費用率保持穩定。
2017-2020 年公司期間費用率為 51.50%/53.00%/52.36%/51.78%,趨勢基本保持穩定。其中,銷售費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由于公司自 2017 年起持續加大電商投入,積極拓展各類新興消費渠道,保證營銷策略緊跟科技發展以增強品牌傳播影響力。
在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策略下,公司嚴格控制期間費用,2017-2020 年管理費用率與研發費用率均下降約 1pct,存款利息上升約 0.5pct,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利息收入穩步提升。
淨利率水平處于較高水平。
公司在嚴格控制費用、精細化營運和自動化程度提升的背景下,淨利率水平保持穩定,2017-2020 年銷售淨利率水平為 11.76%/11.69%/12.33%/9.72%。
公司淨利率受疫情影響略有波動,但依舊顯著高于朗姿股份等可比公司,位于行業前列。
6.2 國内中高端女裝市場回暖,公司存貨運轉整體可控
國内中高端女裝市場回暖,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略有上升。2017-2020年,國内中高端女裝市場逐步回暖,伴随公司自營業務擴大、經銷業務縮小,存貨周轉天數略有增長,從 404 天增長到 502 天。
但是,公司與下遊客戶關系穩定,随着目前直營店效的持續上漲,預計未來存貨運轉整體可控。
收入拆分:直營化改革提升經營效率,各品牌收入穩步擴張。
我們預計 2021-2023 年自營門店數分别為 450/500/550 家,同比增長 7.40%/11.11%/10.00%,經銷門店數分别為 100/90/80 家,同比變化-4.76%/-10.00%/-11.11%。
在公司直營化改革不斷推進,經營質量持續提高的背景下,我們預計 2021-2023 年自營門店單店銷售額分别為 332/349/383 萬元,同比增長 4.80%/4.90%/9.80%,經銷門店銷售額分别為 83/84/85 萬元,同比增長 0.51%/1.82%/0.71%。
若公司各品牌線上線下雙渠道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增長态勢,則可預測公司 2021-2023 年營業收入分别為 21.15/25.37/31.03 億元,同比增長 15%/20%/22%。
預計 2021 年公司淨利潤為 2.92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 2021 年 PE 為 16 倍。考慮到公司直營化改革持續深化,電商滲透率持續增加,預計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1. 疫情反複導緻門店銷售業績不及預期:公司收入主要來自線下自營門店,若未來疫情反複導緻線下門店銷量不及預期,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2. 電商業務發展不及預期:電商平台銷售是公司未來成長的重要推動力,若線上銷售收入不及預期,可能會對公司整體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3. 未準确把握女裝流行新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女裝流行趨勢瞬息萬變,設計團隊若未能及時把握消費者新品味,可能會對公司銷售産生不利影響。
—————————————————————
請您關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
報告屬于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如有侵權,請私信删除,謝謝!
獲取更多精選報告請登錄【遠瞻智庫官網】或點擊:遠瞻智庫|文庫官網-為三億人打造的有用知識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