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龍葵從家裡花盆的泥土裡鑽了出來。對這種四處都能肆意生長的野草談不上讨厭,因為在家裡基本上是所有的植物都養不長,能有這樣一個綠色小生命來臨,實在已經是個驚喜了。
龍葵實在是太普通的植物了,路邊的花基、山間、田野的田埂邊、垃圾桶邊,就連道路上的縫隙也能不知不覺地長出一棵來。
龍葵不單生長随意,生長的速度也很快。梭羅的《野果》裡就這樣斷斷續續地描述龍葵: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新罕布什爾的沃爾坡,龍葵果綠油油的。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一日。顯然,克裡夫這裡的剛剛成熟。
一八六零年九月二十一日。布拉德家裡的龍葵已經熟了一星期或者十天了。”
北美龍葵成長得肆意又迅速,而我家的龍葵從發芽到葉子綠油油,再到開出小白花,最後結出黑油油的小漿果,也不過是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
龍葵,一些地方會拿它當蔬菜。一些東非區域,将龍葵同雞肉或者豬肉一起焖炒再搭配谷物做成粥。我們江門五邑當地叫龍葵做白花菜,把龍葵的嫩葉摘下,加入雞蛋,幾滴油,一點鹽,便成一個白花菜雞蛋花湯。往日江海區的楊桃園夏天便送這個湯待客,那楊桃園邊的菜田邊,便處處可見龍葵的身影。
龍葵蛋花湯的味道帶着龍葵葉的一絲苦澀,不過,俗例以苦為甘,這一絲苦味入喉,在炎炎夏日便化作一絲清涼。但是,要記住龍葵葉子含有大量生物堿,部分對人體有毒或有強刺激性,必須徹底煮熟了才能吃。
從前,我從來沒想過要多留心觀察一下龍葵。龍葵實在太常見了,四季常青,而且到哪兒都有。不過,對于這株來到我家的小龍葵,在我多次遺忘澆水的狀态下,依舊開出了花,結出了果,還霸氣地占滿一個大花盆,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龍葵的葉。卵形,邊緣上有不規則的小齒,呈波浪狀。葉片光滑,細看會發現上面有小絨毛。
龍葵的花。白色的五個小花瓣,正面看,就像一個個小小的五角星。小花是一簇一簇的,由平均3到6朵的小花組成。
龍葵的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小圓球,圓潤光滑。成熟了就會變成黑紫色的漿果,豐潤多汁的樣子。
在南非區域會用龍葵果來制成果醬。還有人告訴我,用成熟的龍葵果加上檸檬,分别榨汁後,加入白糖和白酒密封,靜置兩個月後,紗布過濾便成龍葵酒。說是酸甜适口,酒的口感豐滿柔和。
在小時候就摘過龍葵的漿果,一直在可吃與可不吃的心态裡猶豫,直到有一天,鼓起勇氣嘗了一個,那破裂之後散發的氣味,帶着野性,實在不那麼讨喜。雖然龍葵果味道微甜,帶酸,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的吸引人。總之,一試之後,從此,對之失去所有念想。
雖然我不喜歡,但卻還記得小時候每次見到龍葵後,小夥伴們吃完龍葵果後留下一手紫紅的顔色。但也沒什麼可惜的了,可吃的東西多了去了,沒必要非糾結在龍葵的果子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