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氣那叫一個燥熱,空調不好使不說電也告急了。
這兩天泰哥在微博裡看到格力發出的一個提醒,39℃以上的氣溫會使所有空調達到設計運行範圍内的臨界點,空調制冷效果會越來越差,甚至出現室外機過熱保護停機。這張用戶提醒一出引起了不少用戶的恐慌。
對此,格力電器(下稱“格力”)在月初方面緊急辟謠:此為虛假消息,格力空調耐高溫性能是不錯的,目前售後接觸到的不制冷問題也不多。所以即便室外地面溫度已超60度,格力空調産品依然處于正常運行範圍。
那麼問題來了,家用空調可以承受60℃高溫,那麼我們汽車空調是不是也能扛得住60℃嗎?
今天泰哥就來和各位聊聊這個問題。
無論家用空調還是車用空調
其制冷原理都是一樣的
首先,大家要有一個簡單的認知,那就是汽車空調其實和我們家用空調幾乎是一毛一樣的。其中主要的四大部件就是:壓縮機、冷凝器、幹燥瓶、蒸發器。
而在這“四大件”中流動運行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制冷劑”。
壓縮機在發動機傳動帶驅動之下,把制冷劑蒸汽進行加壓,然後制冷劑壓力升高(被壓縮了),溫度也升高變成高溫高壓氣體。
這時候壓縮季出來的制冷劑蒸汽約為52℃(部分企業标準會溫度會更高)需要通過降溫,讓它成為降溫成為高壓低溫液态才行。于是就用到了我們車頭的“空調冷凝器”。
在車輛行駛或者停止時,冷風從車頭通過車頭撞風和電子風扇散熱,高溫制冷劑進去,冷卻到“常溫”後的高壓制冷劑出來也從蒸汽變成了液體。然後液态制冷劑通過膨脹閥“釋壓”,從常溫高壓液體變成低壓氣體,這時候制冷劑溫度瞬間變成-20℃。
這時候的制冷劑流入蒸發器,同樣通過空氣對流的方式将冷到極點的冷風送到我們的車内,變成夏天沁人心脾的涼風。
完成這一步驟,制冷劑從極低溫液體,回到常溫蒸汽,重新被壓縮機吸入。
開始它下一輪的“輪回”,這就是汽車空調和家用空調的制冷工作原理。
氣溫超過40度空調就可能趴窩?
國标最低都必須滿足52℃
前面知道了原理我們知道空調的基本運作原理,那麼空調到底多少度會制冷失效呢?
這個主要取決于環境溫度,以及空調本身的性能和狀态。
泰哥參閱了國标後找到了答案,家用空調目前的現行的推行國标GB/T7725-2019《房間空氣調節器》中就有嚴格标準。
國内目前常用T3型空調,按照國标最低要求規定電熱型空調要求的工作溫度必須≤52℃。而即便是N年前的普及的T1級别的空調,要求43℃環境下必須滿足正常運行。
而汽車空調也有相應的國标要求,根據推行國标GB/T21361-2017《汽車用空調器》要求中同樣對空調的最高工作溫度提出了要求。
在車用空調的國标中,對于空調冷凝器的工作溫度做出了最低要求規定,要求車用空調最大符合标定必須滿足50℃環境下正常工作,如果不滿足則視為不符合國标要求。
所以綜合上來看,國标和廠家都對空調器的最高工作溫度留出不少性能盈餘。
即便如文章開頭的造謠格力的用戶提示所說,就算環境溫度超過43℃,目前市面上能夠售賣使用的空調也能繼續工作。
即便是現在高溫天頻發預警,環境溫度也不會觸發家用空調或車用空調的過熱保護機制。
至于流傳圖片裡說室外地面溫度達到60℃,這屬于典型的混淆概念制造焦慮。
地面溫度和氣溫是兩回事,所以無法一概而論。
高溫天制冷不給力
主要檢查這兩個地方
泰哥在給許多車主處理空調“不制冷”時,第一個要檢查的就是空調的出風量是否正常。要知道空調制冷系統其實是一個比較耐用的設備,主要的部件很少會出現工作失效。
而容易出問題的往往是空氣流通問題,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灰塵!
汽車空調和家用空調的本質是一樣的。
很多故障解決思路也和家用空調相當。比如我們都知道家用空調裡都有2片濾網,空調使用時間久了之後,風力會越來越小,于是我們就會想到拆下濾網。
當空調濾芯被灰塵堵塞後,通風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出風口冷的要死,但車裡面就是涼快不下來。
所以老爺們空調開到最大,鼓風機吵死,但出風口的沒啥風的話卻顯得比較小,空調濾芯堵住了或者蒸發箱堵住了!
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換掉空調的濾芯,用内窺鏡檢查一下空調蒸發箱是否出現髒堵,然後清洗一下換一塊新的空調濾芯上去就能解決了。
然後就是壓縮機工作沒一會就停機。
這種主要是空調冷凝器太髒散熱差導緻壓縮機過熱保護,切斷壓縮機工作,等自然降溫後壓縮機自動重新工作。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洗車的時候要求重點沖一下進氣格栅内的水箱和空調冷凝器,基本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眼下天氣開始慢慢轉熱,開車出門本身就是圖方便圖舒服,養好空調吹的舒服也對得起現在依舊“高位震蕩”的油價不是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